我們究竟是農村人還是城市人

人氣 1

【大紀元5月9日訊】我們是重慶市南岸區南坪鎮四公里村李子林社的社員,10年前1997年在香港回歸時的當年就已領「農轉非」安置費 17500元,(現在10年已過,17500元錢早已用完。);小孩16歲以下未有安置費及任何補償費。(17500元能讓16歲以上的人用一生嗎?那16歲以下的能拿什麼來上學讀書、生活?)房子沒有拆遷安置,我們的人依然住在農村的老房子裡生活,靠著社裡每月平均分紅不到40元生活,就這一點錢還不夠交納每月的水電費。

我們是土生土長的農民,土地是我們農民賴以生存和養老的重要保障,而在10年前就已拿了 「農轉非」安置費17500元,也就意味著失去了土地。失去土地後,農民收入來源的不確定因素增加,老年生活風險加劇,但由於體力和教育方面的原因,加之城市中的就業競爭激烈,我們這些「農轉非」的「居民」在城市中長期找不到工作,在城市嚴峻而殘酷的就業競爭前,「農轉非」的我們有三個「劣勢」:一是年齡偏大,大多在40歲以上;二是文化程度低,基本是小學初中文化;三是長期靠種田為生,勞動技能單一。


居家的四周環境成了養豬場


合作社的會計房子蓋了6000多平方,拆遷的時候可以補償。


喧鬧的都市裡沒有我們的立足之地

政府給失地農民提供的養老和社會保障水平與失地農民的預期相去甚遠,因為我們獲得的僅僅是一個月40元不到餬口的保障(每月分紅不到40元)。

現在我們不知道我們究竟是什麼人(農村人還是城市人)?

我們每天在為我們的生計而奔波,可是10年了,我們的父母官們,你們為我們的生活過問一下了嗎?衣食住行實際解決問題了嗎?要知道,你們逢年過節一餐飯就是我們二年的生活費。我們每月分紅不到40元,這區區40元錢,我們能養家、養孩子嗎?整整10年了,你們這些高高在上的父母官們,你們都在做什麼?你們想到我們是怎麼過來的嗎?


有點傳統技術的人可以外出打工,一無所長的人寸步難行。

農民鬧減負,負擔重,苦些累些,有土地總還能生存。現在我們沒了土地,你讓我們怎麼生存,一個月40元狗嗎?我們如今是「種田無地、就業無崗、社保無份」的遊民。我們農民不像農民,市民不像市民。

舉個的例子:人生活下去的首要條件是「衣食住行」,而「衣食住行」之中的「食」是最最重要的。油、鹽、醬、醋、米、水…..這些哪一樣不需要錢?10年前有土地時,我們的中青年人可以在自有的土地上勞作換取貨幣來養活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而現在賴以生存的就是土地沒有了。「農轉非」的農民,擅長的勞動技能如今沒有了用武之地,更何況現在失業下崗人員日益增多,就業形勢非常嚴峻。我們的工作得不到妥善的安排,生活根本得不到保障。


只有到選舉的時候選舉當官的才想起我們來。

我們這10年是怎樣生活過來呢?只有我們自己才清楚這10年中的辛酸和艱難。直到10年後的今天,一切都沒有什麼改變和發展。我們依然是不上不下、不倫不類很艱難的生活著。

生活之路還很漫長,再艱難的日子我們還得過。由於太艱難了,有的被逼無奈就去偷去搶,讓本身就窮的我們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得不到保障,讓我們每天過著惶恐的日子,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才能等變成一個真正的單一的我們(農民或居民)?

這樣的日子還要有多久?一個人一生有多少個10年?在這10年當中,已領「農轉非」安置費17500元之時,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就基本沒有了,我們靠什麼生活來源來換取我們平日的一日三餐呢?我們從少兒等到青年,從青年等到中年,又從中年等到老年。我們到底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變成一個真正農村人或城市人?

不管是什麼人,只要活著,就要生活,要吃飯吧,我們的孩子要上學讀書吧?在這樣不倫不類的生活環境中,能讓我們的後代讀好書嗎?


老百姓連肚子都填不飽,何以「梳理天下」?

再苦再難我們大人可以忍,可是我們的孩子們呢?俗話說,在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啊,孩子們還小,路還很長很長,難道還要孩子們再等10年?

我們的父母官們,你們有好的學習環境讓你們的兒女學習,想過我們這些還在為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一日三餐發愁的處境和心境嗎?可能沒有吧,如果有,為什麼10年了,我們至今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人(農村人還是城市人)??

我們的父母官們,你們去親身體驗過我們目前的真實的生活嗎?去看過我們的父母老人們吃的是什麼,住的是什麼?說個不好聽的話,我們的父母親們到現在一個月都洗一次澡,這讓我們做兒女的感到寒心,想哭啊,這就是生我養我之父母親,因為沒有生活來源害怕用錢,為了節約錢(生活用水要幾元錢一噸)父母把我們養大,當我們要報答他們的時候,連最最起碼的生活條件之一的用水的要求都不能滿足,我們感到羞愧,我們有時捫心自問,我們還是他的兒女嗎,對得起自己的父母嗎?

「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種紅薯。」難道拿著人民賦予的權利、國家給於的優厚的奉祿,就是天天坐在辦公室裡開會、開會。逢年過節的時候等著有人送紅包,天天有人請客吃大餐,月月有旱澇保收的工資加獎金,四處遊覽大好河山的美景,當你們享受到了極點的時候,想著怎麼讓自己發財的同時,你們悶心自問想過我們這些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的人嗎?

由於你們的「關心」,我們都「農轉非」了,本應該感謝你們,可是你們把好事情辦砸了,不但讓我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不能在自己生活了幾十年的土地上生活、發展,還讓我們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一樣的生活著。

這樣的日子我們還要等多久?

我們該怎麼樣生活下去?


嘉陵江水洗不盡我們滿腹的愁苦!

由於歷史的原因,許多老百姓習慣於逆來順受,在權益受到侵害時往往自認倒霉,認為胳膊扭不過大腿,認為官官相護、司法腐敗、民告官打不贏。還有不少人認為好漢不吃眼前虧,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種消極的思維方式造成了一批公民的懦弱心態,而正是這種心態助長了違法行政的囂張氣焰。權益保護首先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如果本人都不能對自己負責,那麼別人又有誰能夠替你負責呢?!作為現代社會的公民應該成為有獨立人格、獨立思想的人,成為堂堂正正、大寫的「人」!

每一個人都應該靠自己的努力來爭得公民的權利和尊嚴。現在,很多人對於社會上的不公現象,採取事不關己、漠然置之的態度,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然而受難者的今天就會是別人的明天.面對災難沉默,災難早晚就會降臨到不是他的頭上.就像現在我們農村人不像農村人,城市人不是城市人?如果有人認認真真的過問一下,不至於10年了還是如此,而且至今不知今後這樣的路還有多久、多長?所以,我們殷切希望我們的主管部門及上級領導部門關注我們目前的生活和疾苦.多做這方面的調查工作,切實的瞭解我們農民當前的生活和疾苦從而解決農民的首要的衣食住行的問題,還我們一個安定的生活,讓我們的下一代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環境學習。

由於房子沒有拆遷,上至鎮裡下到社,有錢和有路子的人大量的修蓋房屋,從而在多方面都可以得到好處,當房子拆遷安置補償時,他們可以多得補償費。房子不拆遷時,他們每年還可以租賃給他人,收取房租費,轉與不轉,房子拆遷與否對這些有權有錢的都沒有影響。
──轉自《中國輿論監督網》作者: 阿輝/文 李新德/攝影

視頻:山村印象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北京僑商億元企業突遭百人哄搶
遼寧省紀委書記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
記者節裡記者被打,兇手何在?
江西高法副院長枉法辦案玩慘億萬富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