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集

張錦華:台灣電視新聞改革的契機

從周政保持槍恐嚇、鱷魚口咬斷臂,到美國校園槍擊案看台灣電視的改變

【大紀元5月9日訊】從三月底的周政保事件至今,應該是台灣電視新聞生態挑戰最大的一個轉捩點。在此之前,過多的電視新聞台追逐著有限的廣告市場,任憑一分鐘收視率判定每日的進帳,在生存競爭線上載浮載沈。記者和觀眾每個人都不滿,但就是難以突破既有的慣性生態。

惡質的競爭,終於到達了極點。

三月二十六日TVBS首先播出了一家獨家新聞,內容是一個黑道人士(周政保)拿槍恐嚇威脅另一黑道人士的錄影帶,當天其他電視台也接續大量播出,震驚各界。一方面,警方立即開始調蒐証,發現TVBS 的記者竟然與黑道一起,參與了錄影帶的製作;同時,輿論界也嚴厲抨擊電視台居然淪落為協助黑道恐嚇的共犯,將黑道人士英雄化;持搶畫面更是犯罪示範,這幾乎是台灣電視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因為媒體不但踐踏了專業形象,自律蕩然無存,更公然違反了法律。

社會輿論沸騰,TVBS迅速的將兩位地方記者解職。除了在隔天製作長時間的自我檢討節目外,也面對一波波的檢討批判聲浪。除了警方繼續調查記者涉案的情形外,但社會各界也不斷要求TVBS的高層應負起責任。主管機關NCC也依據法規做出要求李濤不得同時兼任經理人和主持人,李濤也立即決定辭去經理職務。

NCC因應民間的激烈不滿,於是認真的開始執行法規,針對每個播出該側錄帶的電視台開罰,從數十萬至兩百萬不等。廣告主協會也發起呼籲廣告主自四月廿日起連續一周拒登TVBS廣告。電視業者終於感受到違反法規的嚴重性,更嚴重的是,可能已經觸發全國民怨,甚至還有政治人物揚言要每日去抗議。

在這樣風聲鶴唳的情勢下,TVBS表示,該台已經向社會大眾公開道歉,亦接受NCC裁罰,付出慘痛代價,盼望重新再出發。

這一次,台灣的電視生態終於開始有些改變了。

首先,在NCC委員劉幼俐的出面協調下,台灣目前唯一的收視率調查公司終於和各新聞台簽約,從今開始,不再提供一分鐘收視率,改以15分鐘收視率,希望降低各電視台對於每一分鐘畫面的瘋狂競爭。

緊接著,我們發現,四月十二日又發生了一件震驚社會的慘忍畫面,高雄壽山動物園的鱷魚凶性大發,咬斷的動物園工作人員手臂,並且叼在嘴中。但是,所有的電視台都沒有播出這個血腥畫面,或是都打上了馬賽克,並沒有造成觀眾驚嚇。相對的,倒是所有的平面媒體,卻大幅刊登了相關照片。引起各界撻伐。

電視台如此自制,另所有媒體觀察者感到欣慰,雖然有點擔心這只是周政保事件之後短暫的自律表現,但是,畢竟,已開始呈現一個不同的電視生態了。

接著,四月十六日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學院發生了一起震驚全世界的校園槍殺案,一名瘋狂的學生凶手趙承熙,槍殺32名師生後自殺。他更在作案的空檔,自行製作了一個向社會嗆聲的錄影帶,寄給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該台立刻交與警方並協商播出其中不涉及調查的部份畫面,在美國東岸時間18日的晚間新聞中,該台播出了其中片段錄影帶及照片,包括了凶手持雙槍恐嚇的影像。其他各台也陸續播出此一畫面。

美國有許多民眾也對此感到憤怒,認為此舉造成受害者家屬的二次傷害,而且,不符合社會公義,因為無辜的受害人已無法發言,卻讓加害者向社會大量發聲。面對觀眾的不滿,各電視台也就陸續停止播出。

台灣的電視台再次的以非常自制的方式,將槍枝打上馬賽克,避免重演周政保事件。與以往大量炒作血腥暴力的作法,判若兩人。各電視台甚至開始質疑,為什麼美國的電視台大量播出?他們沒有自律嗎?為什麼台灣的境外頻道也都播出,NCC是否也應該開罰呢?

其實,趙承熙案和周政保案雖然表面上略有相似之處,但實際的製作和播出仍有相當重要的差別。趙承熙的錄影帶是他自己製作,並沒有媒體變相參與共犯的問題。同時,NBC播出的畫面與警方協商過,注意到避免影響警方辦案,尊重警方執行公權力的角色。同時,播出的畫面也經過相當自制的選擇。由於美國並沒有針對暴力畫面的規範和罰則,持有槍枝也是合法的,因此,這些畫面的播出並沒有被處罰的問題。

但是,台灣的相關法規對此是有規範的,境外頻道也同樣在規範之列,因此,NCC確實正面臨如何審議其播出的違法程度,以及如何定出合理的處罰。

不論如何,這些問題代表著一個好現象,它顯示,台灣的電視工作者開始認真的在意播出的尺度和規範。台灣的電視生態真的開始不一樣了。這應該是一個可喜的現象!

事實上,周政保事件過後,除了大家看到各電視台開始注意到避免煽色腥的畫面之後,最重要的一項改革,應是各台開始重視新聞編審的角色和功能,台內會開始討論播出的尺度和規範。在一場各新聞台的諮詢委員會議上,各新聞台都表示,他們已更重視編審和自律規範的相關討論。 

例如,剛就任的TVBS新聞部副總詹怡宜即曾指出,TVBS已開始進行內部改革,近一個月來,同仁會針對該不該播出?要不要打馬賽克?等問題作大量討論,希望建立內部自律的共識。同時,新聞部也成立了新聞自律提升小組,進行在職教育訓練,加強新聞編審制度,並特別加強畫面的檢查等等。也同時開始修訂新聞編採守則。

台灣的新聞台真的開始比較不一樣了嗎?從以上的討論,我們確實開始看到一些改變了。危機就是轉機,民主社會擁有最健康和合理的機制,就是所有的民眾要更主動的表達關心和意見。對媒體專業而言,這是壓力,更是提升的動力。(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