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華:往事並不如煙

翻開1872年「留美幼童」這一頁

張錦華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月31日訊】這已經是一個塵封已久的往事,當事人早已作古,他們的生命經驗已無人再提起。就像一代一代逝去的前人一樣。

元月27日下午龍應台基金會所舉辦的「思沙龍」座談會,請來了當代中國最優秀的報導文學家之一的錢鋼,把這些早已遠去的古人──1872年清朝送出的第一批「留美幼童」──在悠美傷感的《往事難忘》的曲聲中,恢復了音容笑貌。

從黑白斑駁的照片裡,主講人如數家珍、文采斐然而令人動容的演講,帶領現場數百名聽眾,看到了那些當時年僅十餘歲的孩童,如何在清朝內憂外患中,參加了容閎和曾國藩等倡議的選送幼童留美的計畫,在異國成長為留學青年的英姿。然後探索他們被以「忘本」為由召回中國後,如何進入了這個古老帝國的各個職場角落。他們曾經發揮過什麼角色?做出過什麼貢獻?留下過什麼影響?

這一批前無古人的清朝幼童留學生,回國後有許多人投入電報、開礦、海軍等科技建設。最有名的可能是詹天佑建造中國第一條鐵路;另外,唐紹儀在各種勢力糾結中擔任過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理,但不久即因與當時總統袁世凱理念不合而去職。顯然,相對於日本的伊藤博文首相,在同樣的年代留學,但回國後卻整個改變了日本的歷史。令人感嘆的是,中國的留美幼童雖然很早就開啟了比一般人更廣闊的視野,看到了美國自由民主的社會,但在清末民初東西交會的錯亂和矛盾中,似乎並不曾帶來什麼石破天驚的制度上的變革。

錢鋼在回應這個問題時,十分感慨,認為他們當時主要參加了袁世凱的君主立憲的改革,主張從體制內做起,拒絕體制外的革命。孫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成功後,這些曾經比絕大多數中國人更認識民主自由的留學生,也就隨著上一個時代的淪落而隱去了。

但是,中西交流人才薈萃的點點滴滴,在褪去大歷史的敘事後,仍可以看到更多人性的溫暖和驚喜。例如,促成這批留美幼童計畫之一的容閎,他可能算是中國第一位留學生,自耶魯大學畢業返國後,就致力推動留學教育,他的願望是:「我所受到的文明的薰陶,也要讓我的後代享受到」,這個計畫是他推動18年後才獲得曾國藩和李鴻章的採納而啟動。

第一批的留美幼童中,有一位被派駐美國──梁誠,他成功的爭取美國退回部分庚子賠款,用做派送中國留學生,並建立了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正是當年的留美幼童,名字是唐國安。而利用庚子賠款送出的留學生中有一個叫做梅貽琦的年輕人,他正是清華大學在台復校後第一任校長。

這一場思沙龍的討論會現場清華大學「月涵」堂,是梅校長的字號,牆上還有他的照片。而台下的此刻,坐滿了許多這一代的青年學子。

突然發覺自己竟然因為這一場演講,也和留美幼童這一段歷史有了具體的關聯,也享受到了這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福澤,感到莫名的驚喜。

留美幼童的故事,切入我們當前的時代中來看,我們也許開始思索:當前兩岸都有大量的青年學子到西方留學,自由民主的文明浪潮將如何衝擊著這些青年的心靈?受過中西交流洗禮的知識分子在面對當代的一黨專政的中共政權時將做出如何的選擇和行動呢?

往事並不如煙,歷史可以解答我們從那裡來的提問,也可以啟示我們將往那裡去的疑惑。而我們是否用心寫下這一頁歷史,也將會留下記錄,有一天也必將被打開和檢視。(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張錦華:分享一場世界公視大展
張錦華:萬山不許一溪奔--介紹一本好書
張錦華:消失的中國維權報導
張錦華: 何清漣《何清漣霧鎖中國》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