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指 基因研究有助節約醫療資源

標籤:

【大紀元6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特稿)個人化醫藥是全球醫藥界研發的方向。哈佛大學醫學院遺傳及基因研究教授庫契拉帕底表示,醫療保健的支出愈來愈高,以美國為例,這方面的支出已占國內生產毛額的百分之十四,未來更可能增加到百分之二十。

他表示,基因體的研究可以找出體質上的遺傳因素,不但可以讓新藥的研發更易掌握方向,醫生在診斷及用藥時也會更精確,是節省醫療資源的關鍵。

庫契拉帕底指出,在美國,新藥研發的成本一年估計在八億美元,未來甚至會超過十億美元。可是,許多開發出的新藥只對某些人有效。以治療癌症的藥物為例,通常只對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的病人有療效。

他說,美國急診室的病人不少是因為藥物引起的負面作用。也有不少已經上市被廣泛使用多年的藥,因為病人服藥產生不良反應而整批收回。

二零零四年九月三十日默克大藥廠回收在美國及全球已上市四年的減緩骨關節炎症狀的偉克適(Vioxx)就是一個例子。

醫學研究顯示,包括糖尿病、心臟病,甚至肺癌等許多現代人罹患的病症都和家族病史有關。基因在保健及疾病治療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基因方面的資訊幫助醫生做診療上的決定。

庫契拉帕底表示,對於實施全民健保的台灣而言,如果能從基因體的資訊了解病人的病因及對藥物的反應,可以避免許多醫療上的浪費。他也說,由於研發的進步,未來個人基因體的檢查費用可以大幅降低,更有助於推廣個人化醫療。

相關新聞
科學家確定七種常見病基因
七大疾病基因 英科學家解碼
科學家研究發現糖尿病及關節炎相關基因
研究突破 中研院發現新醣化合物提升抗癌效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