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乙醇燃料的未來因水體污染而大打折扣

【大紀元6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孫燦編譯報導)面對石油短缺所帶來的能源危機以及環境污染,美國以及許多西方國家領袖開始轉向可再生能源。在科學家尋找替代能源的幾年裡,乙醇成為倍受矚目的一種替代能源,不少科學家甚至預言乙醇將成為未來第一大能源。然而好景不然,在美國乙醇業剛剛起步的今天,諸多問題已隨之開始浮現,為乙醇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據前哨報(The Sentinel)報導,為了促進乙醇產量,美國各大洲開始大量種植玉米。據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美國農場於2007年種植的玉米比二戰期間食物短缺的歲月裡任何時候種植的玉米都要多,種植面積高達9千零50萬英畝。此外,隨著政府對乙醇的推動,當局估計全國玉米總植量將在2010年內翻倍。

雖然乙醇能夠帶來所估計的能量供應,但專家們發現一個問題:越來越多滋長海藻生長的化學肥料開始被洗入河、湖之中。專家稱,不像大豆等其他莊稼,由於玉米不能夠吸收空氣中的氮化物,種植玉米莊稼需要大量的照料與餵養,而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氮化物以及亞磷物肥料被洗入河、湖之中,使許多水體開始出現海藻氾濫的情景。

的確,一名52歲的高中生物教師伊斯特(Ron Easter)今年在伊利諾伊州划船時,發現當地的安姆布拉河(Embarras River)已被海藻完全覆蓋。「這不禁讓我開始懷疑他們在用什麼肥料。」

安姆布拉河穿越伊利諾伊州東部,灌溉著當地許多農田。如該州許多其他河流一般,近年來也開始由於莊稼增長出現侵蝕、污染等現象。伊利諾伊大學研究專家伊哈特教授(J. Wayland Eheart)表示,通過電腦模擬,他們發現假如伊利諾伊州的玉米種植量繼續增加,氮化物污染可達每年每英畝40磅之多。

「這些乙醇莊稼不止導致更多的污染物被排放至水體中,而且需要吸收更多的水分。」伊哈特強調,大概需要三加侖的灌溉水才能提煉出一加侖的乙醇。

伊利諾伊州環境保護所2006公佈一項報告顯示,莊稼大約導致600多處河流、溪流以及湖泊等水體失去原有的效用,其中包括釣魚、游泳或水文生態環境等。

報告也指出,肥料被洗入水體中對生態環境,尤其是水生物的影響是巨大的。除了助長海藻滋生,減少水體中氧氣成分之外,當海藻覆蓋水面後,更阻擋陽光無法滲入水中,減少光合作用,最後導致整個生態環境失衡甚至死亡。

據悉,聯邦政府目前沒有任何管制洗入水體農物的標準。因此,當局估計,政府機構必須依靠提供優惠計劃以及提高人民的環境污染意識來鼓勵農場改善肥料使用。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