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央視「走近科學」乃「走近白癡」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6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黛娜綜合報導)最近一則題為《CCTV10〈走近科學〉,還是走近白癡》的帖子批評央視〈走近科學〉節目簡直把人當白癡唬弄,該帖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廣為流傳。網友跟貼表示,在自然界有很多現象是科學無法解釋的,但若是為了吸引觀眾眼球,硬要牽強的用「科學」來解釋,或是將「無中生有」的事,以「裝神弄鬼」的方式達到收視效果,那是最無恥的。

央視十套的《走近科學》節目開播近兩年,播出了不少關於民間奇人異事、古怪傳聞的說法和考證,收視居高不下。但網友指出,其中很多的所謂「科學調查」如同兒戲,原本應該是嚴肅的話題,但是陰森的畫面、詭秘的音樂、深沉的解說、故弄玄虛,搞得讓人毛骨悚然,有點像恐怖片,可是結尾又是令人發暈吐血的黑色喜劇效果。

節目製作人張國飛說,首先要滿足觀眾的獵奇心理,加上令人瞠目結舌的選題,片子剪輯時還要故弄玄虛。不過,很多網友並不領情,網路論壇砲聲轟隆隆的:「節目手段就是故弄玄虛,然後自圓其說,把觀眾當猴耍,當白癡」;「何止是故弄玄虛,鏡頭中幾乎全是他們自己『製造』出來的!乾脆直接拍靈異片娛樂大眾好了,扯上什麼科學的費事兒」;「央視想學人家國家地理、discovery,又沒有那種長期執著的精神,實在沒有東西放,就去買discovery啦,別把一切無法解釋的現象都用物理化學生搬硬套,那是最大的『偽科學』」。

貼文中說,「某一集說某個村子每天半夜三更都有怪叫聲,把全村人吵醒,大家都不敢出去看,戰戰兢兢地失眠到天亮。」

「採訪了一大堆上了歲數的村民,傳說這裡出沒野獸,每天夜裏到村子作怪,鬧得人心惶惶……音樂配的那叫一個恐怖!還分上下兩集渲染!到最後竟然說那是村裏一個胖子睡覺打呼嚕!」

網友說:「這胖子是金剛羅漢轉世,還是帕瓦羅蒂?打個呼嚕能把一個村子的人嚇醒?K!我想砸電視!」

還有一期說:「掛了好幾年的牛皮鼓忽然自己長出了牛毛,這件事在當地是蠻有名的件事,節目採訪了很多人,研究從廈大弄到了中央,都沒有人說出個所以然來,最後沒辦法了,硬栽贓人家做鼓的人不專業,毛沒有刮乾淨,當初牛毛沒刮乾淨?」

網友留言:「我暈。。。這不是懷疑做鼓人的專業水準嗎?以這樣的結論打發我,到底是看不起我的智商還是編導智商讓人看不起!」

還有一期說:「有個不怕電的,手拿220V電線一點事都沒有。最後送到北京某專家處一鑒定,說是該男老繭厚,所以不怕電。」

網友:「我『咣壋』!一下倒地。我看全中國7億農民裏至少得有5億不怕電了。」

還有一集是新疆卡那斯湖的水怪,分明人家都拍到了嘛,有人也看到了嘛!節目開頭渲染得那叫一個科幻,中間來自中國的科考隊員們準備下湖撈水怪,準備的工具是兩把鐵鉤,一隻羊。那個鐵鉤還是當地村民連夜趕製的。網友納悶:「都來了科考了,研究的傢伙也不自己帶?」

最後找不出合理解釋竟說:「那是什麼機動船在水面行駛時產生的波紋,使人們產生的幻覺……」絕的是,主持人最後居然說,之所以出現水怪傳聞是因為當地想效仿英國尼斯湖水怪效應提高旅遊業!

網友痛批:「央視當我們是傻B啊?真的欲哭無淚啊,難道科學解釋不了的就要胡說嗎?解釋不了非解釋嗎,誰逼他們了?唾棄!」

有一集是說營口墮龍的,那麼多老百姓都看到過龍,而且還有照片,結果央視請來的專家硬說是鯨魚,網友說,讓人納悶的是,那些老百姓就是再閉塞,鯨魚和龍總能分清楚吧!

網友忍無可忍說:「你們有沒有看講『龍』的那一集啊!最後央視給的解釋竟是:『那不是龍,其實那是一條鯨魚,其實那是一條鯨魚!』;『我的天啊,央視當當時營口水產學校的老師都是文盲吧!它當當時全中國人民都是傻子吧,原來大半個中國的人民坐火車到營口去看一條鯨魚啊!』」


傳說中的龍,營口民眾有人看到過,央視請來的專家硬說是鯨魚。(網路圖片)

露出海面的鯨魚。不過央視將民眾看到的龍,硬說是鯨魚。(網路圖片)

實在看不下去的網友說:「這是我看過得最可笑、最會騙人、最自以為是、最拿無知當科學的節目。也是最丟臉、最不尊重科學、不尊重觀眾的一個節目。我看這個節目的唯一感受,就是越來越知道原來有這麼多的事情是科學解釋不了的,看了之後,知道世界上有很多現象是科學沒法解釋的,我相信一定有一種力量是高於科學的。」

有的網友說:「很多現象至今在國際科學界都是未解之謎,想不到被央視一個小小的節目攝製組不揮吹灰之力給破解了。說到底還是央視牛比,建議〈走近科學〉趕緊在國際科學界權威雜誌上發表論文,然後再接再厲,把世界上所有的未解之謎都破了,說不定還能得幾個諾貝爾什麼的,給中國人長長臉。」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鄧麗君逝世12週年  央視首次解禁
黃菊兩會露面內幕和中共領導人生死的重大機密
新聞週刊(61)法輪功告央視 媒體助紂為虐有罪 / 非法移民 美國面臨兩難選擇
央視《藝術人生》成為最恐怖節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