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搶救國文聯盟:高中新課綱減少文言文不利學生

【大紀元7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十三日電)搶救國文教育聯盟秘書長李素真今天表示,預定九十八學年度實施的高中新課程綱要(簡稱九八課綱),雖然文言文與白話文比例維持在四成五比五成五,但分析發現,每冊都少了兩篇文言文,高中三年一共減少十二篇;聯盟認為,文言文是文學源頭,大幅刪減將無法提升學生國文程度。

搶救國文教育聯盟今天舉行座談會,討論高中課程九五暫綱與九八課綱國文課程內容。李素真指出,九八課綱減少的課文包括,孫子「孫子選」、荀子「勸學」、杜光庭「虯髯客傳」、曹丕「典論論文」和王粲「登樓賦」等,今年大學指考考到的李斯「諫逐客書」也將從課本消失。

新課程中,台灣古典散文則增加四篇,包括陳夢林「望玉山記」、鄭用錫「勸合論」、吳德功「放鳥」和蔣渭水「快入來辭」。

李素真表示,儘管增加台灣文學份量,但古典文言文與文化經典教材是文學的源頭,可加強學生的國語文基礎能力,如果大幅刪減這些內容,對提升學生國語文及文學能力非常不利。

聯盟也質疑,九八課綱國文組委員中,有五分之四是「特定護航」人選,其中有七人是台灣文學系所的教授或主任,而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可推薦兩名委員,最後教育部只圈選一人;李素真說,課綱委員應聘請專業人士擔任,「國文」課程不應由「台灣文學」專家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