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新聞小百科:東帝汶

標籤:

【大紀元7月21日報導】-新台客文藝復興VS創意起飛專題報導系列之六(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台北二十一日電)東帝汶位於帝汶島東半部,帝汶島西半部屬印尼。東帝汶1975年爆發獨立革命,從葡萄牙殖民統治下爭取獨立,1976年被印尼占領,東帝汶1999年公投決定獨立,經聯合國託管後,2002年5月20日獨立,國名為東帝汶民主共和國,成為全球第193個獨立國家。目前為世界最貧窮國家之一。

東帝汶位於印尼與澳洲之間,西與印尼西帝汶相鄰,南隔帝汶海與澳洲相望。東帝汶人口約六十萬至九十萬人,面積約一萬五千平方公里。

東帝汶共有十三個地區,其中歐庫西(Oeccussi)在帝汶島西北海岸,四周均被印尼包圍而孤立,兩國邊界常發生衝突。

東帝汶在被印尼占領期間,獨派人士曾面臨軍事武力、鎮壓、酷刑,造成人民逃難、遷徙,再加上飢荒,導致數十萬人死亡。

東帝汶1999年舉辦聯合國贊助的公投,雖面臨親印尼統派民兵威脅,但投票率仍高達98.6%,78.5%贊成脫離印尼,獨立建國。

不過,親印尼的統派民兵拒絕接受此公投結果,撕毀停戰協議,結果,數十萬人逃亡至西帝汶,帝汶島上建設如電力供應系統等盡毀,隨後由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進駐,阻止統派民兵種族殺戮行動。

獨立後,東帝汶經濟沒有改善,社會貧富差距更大,再使得東帝汶分裂成兩派,小規模衝突內戰仍頻。

相關新聞
中央社新聞小百科:達悟族拼板舟
中央社新聞小百科:黑潮
中央社新聞小百科:山椒魚
中央社新聞小百科:道岔未定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