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報:中國反制衛星 美應加強太空安全防護

標籤:

【大紀元7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二十三日專電)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資深研究員狄利斯在「華爾街日報」發表評論指出,中國反衛星武器的測試是針對美國太空武器的發展。華府應與北京討論太空安全的問題,同時也應加強太空資產安全防護。

狄利斯指出,二零零七年元月十一日,中國用中程導向飛彈摧毀一枚老舊的氣象衛星。許多人認為,這項反衛星武器測試直接衝撞布希政府的太空政策。

在冷戰結束之後,中國的軍事策略家意識到,美國是全球唯一不只是有能力、也可能有意圖阻止中國崛起成為霸權的國家。他們也意識到,北京在軍事上仍有待追趕,仍必須準備因為台灣的問題或是如學者佛里特貝克所言的「掌控亞洲的競逐」問題而可能爆發的戰事。

狄利斯指出,中國軍事策略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以弱制強。自從美國在「沙漠風暴」軍事行動中展示了它的軍力,中國的戰略家就急思如何對付。經過仔細評析美國在波斯灣、柯索伏及阿富汗的軍事行動,他們相信已發現美國的重大弱點。

美國的軍力相當依賴以太空為基地的指揮、控制、通訊、電腦驅動情資、監視及觀測的系統,這個複雜的網絡讓美軍能偵察到各類目標並交換軍事相關的資訊。這個網絡是美軍作戰行動致勝的關鍵。然而,這些資產卻是精密又缺乏防護,容易受襲。

根據此點,中國戰略家的結論是,要擊敗美國,不要把目標放在它基本的武力–從長距離派遣強大的傳統武力的能力,而是直攻其致命的弱點–它的衛星及相關的地面設施。

狄利斯指出,中國在過去十多年持續發展各式太空戰爭計畫,包括直接攻擊及導向能源武器、電子攻擊,以及電腦系統和地面攻擊系統。這一切的努力都是以發展攻擊美國太空系統的能力為目標,因為,中國方面估算,萬一將來發生衝突,這是讓雙方有「勢均力敵的競技場」的最好方法。

他認為,中國並不是只想以此作為創造一個和平的太空機制的籌碼,而是希望能以此勝過超強的美國軍事力量。由於擁有這樣的能力對於中國的安全至為關鍵,北京絕不會放棄它反制太空系統的能力來迎合任何武器管制的機制。

北京對於太空武器管制的態度,只有在幾種情況下才可能改變,包括:中國已獲得擊潰美國的能力、美國科技的精進令中國在這方面科技的投資成效不彰、中國本身在戰略上及經濟上也同樣依賴太空系統而面臨和美國一樣的問題,以及中國不再有可能以弱敵強的軍事衝突風險。

狄利斯指出,由於這些情況短期內尚不可能實現,華府應該與北京討論太空安全的問題。就目前而言,華府不宜期待雙方的談判能獲致任何協議。倒是美國應該加速自己在加強太空資產安全方面解決方案的投資,以及發展本身的反制防衛系統的能力。

相關新聞
多國譴中共擊毀衛星 專家揭台海戰略
歐盟:中國試射反衛星飛彈影響外太空安全
美稱不應忽視來自中伊委等國空中威脅
極端天氣下週襲美 強大熱穹是其中之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