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明年大選 謝營︰台灣主體與親中路線對決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2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陣營將提出財經、兩岸等政策白皮書,負責統籌的謝營政策部主任、學者林向愷昨天指出,馬蕭團隊認為台灣經濟的未來在中國,一味追求經濟成長率的唯經濟成長論是舊思維,二○○八總統大選將是台灣主體與親中路線的對決,謝長廷的政策等思維是以台灣為主體,這也是民進黨長昌配與國民黨馬蕭配的最大根本差別。

馬蕭的經濟看中國 早過時

林向愷表示,馬蕭團隊的經濟思維,是從廠商的供給面來看,認為出貨要降低成本,而包括中國的農產品、商品等也可銷往台灣,包括對岸的人也可過來,因此有兩岸共同市場之說;問題是,過去兩岸的開放太多了,造成失業及貧富差距擴大問題,讓台灣人民有不同的感受,台灣民眾關心的,不是商品生產的成本,謝營要關切的,就是要以台灣在地人的感受為出發點。

謝營已在撰寫白皮書,但名稱未定,相關人士說,兩岸政策方面,基本上仍將延續李登輝、陳水扁兩位前後任總統以台灣主體性的基調,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謝營的財經永續觀 重本土

林向愷表示,謝任行政院長時,曾提出經濟發展、社會公平正義、環境生態的黃金三角須取得平衡,謝營的財經政策思考,因此要以永續發展為主軸,提出在全球化的趨勢下,貧富差距乃至環保等議題,要如何取得平衡。

林向愷說,例如要縮短貧富差距,政府應想辦法在產業趨勢上做扭轉,或者調整對外投資比率,以創造更多新的就業機會,另外也要兼顧內需,照顧傳統產業。他強調,財經政策的思考,不是一味追求經濟成長率,因為雖然經濟成長,但國人的平均薪資沒成長,馬蕭團隊強調經濟成長率是「沒掌握到問題」,至於降低廠商成本的說法,更是過時的論調。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