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賢在羅加諾影展領取榮譽金豹獎

標籤:

【大紀元8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周盈成瑞士羅加諾七日專電)台灣知名導演侯孝賢昨晚在第六十屆瑞士羅加諾影展獲頒榮譽金豹獎,表彰他對創新電影的長期貢獻。他接受中央社訪問和記者會時皆強調,好電影來自對現實的感受力。

這項每年一個名額的獎項是在數月前即宣布。侯孝賢從瑞士導演穆勒手中接下金光閃閃的獎座時,表示感謝羅加諾影展一直以來對他的肯定,並且簡短地介紹接下來放映的他的新作法語片「紅氣球之旅」,表達出法國女星茱麗葉畢諾許飾演的一位單親媽媽的種種焦慮。

侯孝賢當天稍早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說,「紅氣球之旅」在國際間反應很好,目前已有二十五、六個國家片商購買,但台灣何時會上映仍不知道。

侯孝賢說,台灣電影的出路要等有朝一日,國人重視自己的東西,拍一些外人沒有辦法拍的東西。現在必須維持基本的生機,從教育培養下一代的鑑賞力著手。

他說,台灣現在拍電影的人很多,但有不少是「拍電影裡的電影」,拿已有的電影當素材、當範本,看不到現實面。他認為「回到現實,即是素材來源」。

在當天稍早的記者會,侯孝賢說,在日本拍的「咖啡時光」和在法國拍的「紅氣球」,都讓當地國的影壇人士相當驚奇他們原本習以為常的事物竟能有如此特別的表現方式;這也讓他自己再回頭看台灣的事物時又有一番體會,「現在有一大堆東西想拍」,這二次國際合作經驗帶給他的收穫很大。


台灣導演侯孝賢(右)六日(當地時間)晚間在瑞士羅加諾影展領取榮譽金豹獎後,向觀眾介紹新作「紅氣球之旅」//中央社

多位外國記者對台灣的電影現況頗感興趣,侯孝賢從一九八零年代的台灣新電影運動娓娓道來,表示台灣電影目前慘淡,「沒有電影工業可言」;但他強調,只要想拍,再少的錢都可以拍。

他說,他一直都有許多題材,「不知要先拍哪個好」,和日本、法國合作的二部片子是因緣際會,不是經費問題。

這次以獨立製作的「血蟬」參與影展非競賽項目的中國年輕導演彭韜表示,自己的學習過程有一半是透過侯孝賢的電影,希望侯孝賢給中國的獨立電影工作者一些忠告。侯孝賢說,重點是眼光的訓練,這牽涉其他領域,包括對實際生活和其他藝術,「若只想著電影不會知道電影是什麼」。

侯孝賢並提及二十多年前和楊德昌第一次來瑞士參加羅加諾影展,印象最深刻的卻是在日內瓦噴泉旁的餐廳吃飯,疑惑為何當地人開飯得晚又吃得久。

侯孝賢和楊德昌是這次羅加諾影展中的兩個台灣導演名字,都恰好與一九四七年開辦的影展同歲。六月間病故的楊德昌原本受邀參加回顧展,他的「一一」與「青梅竹馬」也在影展中播映,作為追思。

相關新聞
侯孝賢不放紅氣球  改在客家電視放風箏
港星馬觀光客  居來台旅客要角
2007台北電影節今晚開幕
台北電影節開幕 影迷熱情擠爆現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