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下海”9天 水底課堂授課

標籤:

【大紀元9月19日訊】〔自由時報編譯報道)6名美國海洋科學家17日起進入全球唯一的水下永久實驗室「水瓶座礁岩基地」,對佛羅里達礁島群的珊瑚礁變遷,展開9天研究任務。

水瓶座礁岩基地位於佛州礁島群國家海洋保育區內的大礁島東南方15公里處,6名科學家將在水瓶座內吃飯、睡覺、工作。

透過網路與學生分享研究

他們將藉由水底課堂的方式,與學子分享他們的研究,並在網路上播放他們潛水、研究等活動。線上影像皆來自水瓶座內部與潛水者配備的自動錄影器材,希望藉此激發年輕學子對科學與海洋的興趣。

黃色、管狀的水瓶座落腳於大西洋水深18米的海床上。它約13公尺長、直徑為2.7公尺,大小猶如一台校車。水瓶座於1986年建造完成,並在美國維京群島運作,之後於1993年遷調於佛州大礁島外海,美國海軍、美國航太總署皆借重水瓶座進行相關實驗與研究。

水瓶座內部設施,包括雙層床鋪、淋浴間,一台微波爐、冰箱、洗滌槽、電腦與潛水裝備等,首席科學家普雷格說︰「真的不會讓人產生幽閉恐懼症啦!」

食物、電腦與其他設備都是利用能承受正常大氣壓兩倍的容器帶進水瓶座,普雷格表示︰「東西嚐起來非常乏味,食物用了許多辣味醬料。」

利用延伸自水瓶座的纜繩系統,工作人員可重訪之前到過的研究據點,以觀察據點的生態是否有長期變遷,他們會游到水底前哨基地,去填充他們的氣瓶,同時,潛水後也不必進行減壓。

一個水面浮筒透過軟管、絕緣電線與電纜提供水瓶座空氣、電力與通訊,在陸上,一組人員監視艙內的生活情形。

這樣的研究工作是必要的,因為過去20年來,全球珊瑚礁生態因疾病、海水溫度上升與污染、過度捕撈等影響,而持續產生改變。(取材自美聯社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瑞典研發高效便宜可充電鋅電池 彌補鋰電池缺點
哈勃揭示NGC 2005球狀星團為宇宙化石
馬斯克560億美元薪案獲批 股東解釋原因
Light Phone推出第三版傻瓜機 只打電話不上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