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散文

【古文觀止】清 多爾袞:致史可法書

【大紀元9月28日訊】 予向在瀋陽,即知燕京物望,咸推司馬。及入關破賊,得與都人士相接,識介弟於清班;曾托其手泐(音:樂)平安,拳致衷曲,未審以何時得達。

比聞道路紛紛,多謂金陵有自立者。夫君父之讎,不共戴天。《春秋》之義:有賊不討,則故君不得書葬,新君不得書即位;所以防亂臣賊子,法至嚴也。闖賊李自成稱兵犯闕,荼毒君親;中國臣民,不聞加遺一矢。平西王吳三桂,界在東陲,獨效包胥之哭。朝廷感其忠義,念累世之夙好,棄近日之小嫌,爰整貔貅(音:皮修),驅除梟獍(音:敬)。入京之日,首崇懷宗帝后諡號,卜葬山陵,悉如典禮;親郡王將軍以下,一仍故封,不加改削;勳戚文武諸臣,咸在朝列,恩禮有加;耕市不驚,秋毫無擾。方擬秋高氣爽,遣將西征,傳檄江南,連兵河朔,陳師鞠旅,戮力同心,報乃君國之仇,彰我朝廷之德。豈意南州諸君子,苟安旦夕,弗審事機,聊慕虛名,頓忘實害。予甚惑之!

國家之撫定燕都,乃得之於闖賊,非取之於明朝也。賊毀明朝之廟主,辱及先人;我國家不憚(音:但) 征繕之勞,悉索敝賦,代為雪恥。孝子仁人,當如何感恩圖報!茲乃乘逆寇稽誅,王師暫息,遂欲雄據江南,坐享漁人之利。揆諸情理,豈可謂平!將以為天塹不能飛渡,投鞭不足斷流耶?

夫闖賊但為明朝祟(音:歲)耳,未嘗得罪於我國家也。徒以薄海同仇,特申大義。今若擁號稱尊,便是天有二日,儼為敵國。予將簡西行之銳卒,轉旆東征;且擬釋彼重誅,命為前導。夫以中華全力,受困潢池,而欲以江左一隅,兼支大國。勝負之數,無待蓍(音:失)龜矣。

予聞:「君子愛人以德,細人則以姑息。」諸君子果識時知命,篤念故主,厚愛賢王,宜勸令削號歸藩,永綏福祿。朝廷當待以虞賓,統承禮物,帶礪山河,位在諸王侯上。朝廷庶不負伸義討賊、興滅繼絕之初心。至南州群彥,翩然來儀,則爾公爾侯,列爵分土,有平西之典例在。惟執事實圖利之!

輓近士大夫,好高樹名義而不顧國家之急。每有大事,輒同築舍。昔宋人議論未定,兵已渡河,可為殷鑒。先生領袖名流,主持至計,必能深惟終始,寧忍隨俗浮沉?取舍從違,應早審定。兵行在即,可西可東。南國安危,在此一舉。願諸君子同以討賊為心,毋貪一身瞬息之榮,而重故國無窮之禍,為亂臣賊子所竊笑。余實有厚望焉。

記有之:「惟善人能受盡言。」敬布腹心,佇聞明教。江天在望,延跂(音:企)為勞。書不宣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釋】

瀋陽:遼寧省今縣。

燕京:今北京。

物望:眾所仰望。

司馬:指史可法,因史時任兵部尚書。

介弟:尊稱他人的弟弟的敬辭。此處指史可法之弟史可程。

清班:清貴的官班,指翰林院。史可程本為翰林院庶吉士,先降李自成,後又降清朝。

手泐:手書。泐,書寫。

李自成:本名鴻基,陝西米脂人。明末流寇,自稱闖王。性情殘忍猜忌,率領黨徒燒殺擄掠,延禍數省。崇禎十七年於西安稱王,僭號大順,並率眾攻陷京師,莊烈帝殉國。後吳三桂領清兵入關,李敗逃自殺。

吳三桂:字長白,明末清初高郵人。崇禎年間,以總兵鎮山海關,李自成陷京師,奪三桂愛妾陳圓圓,三桂乃引清兵入關,破自成,清遂入主中國。三桂受封為平西王,鎮雲南。後叛清,自稱周帝,旋病死。

包胥之哭:春秋時楚平王殺伍奢,伍奢的兒子伍員奔吳。後引吳兵伐楚,攻入楚都。楚大夫申包胥到秦國討救兵,秦哀公不允,包胥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乃發兵救楚。

累世之夙好:清肈祖孟特穆、興祖福滿均受明建州都督封號,太祖努爾哈赤亦受龍虎將軍建州大都督封號。

貔貅:一種猛獸。此比喻勇猛的將士。

梟獍:梟,食母的惡鳥。獍,食父的惡獸。梟獍比喻不孝的人或凶狠忘恩的人。

懷宗:即明莊烈帝由檢,清朝諡他為懷宗,後改諡為莊烈愍皇帝,簡稱莊烈帝。他的陵墓稱思陵,故又稱思宗。按明朝諡法,又稱毅宗。

鞠旅:出征誓師。

征繕:征收軍餉,繕治甲兵,為戰爭之預備。

悉索敝賦:用盡敝國所有財力。

逆寇:指李自成。

稽誅:謂暫時留著,還沒把他殺掉。

天塹:天然的河海險要地。

投鞭斷流:東晉時,前秦苻堅打算大規模進侵,石越以東晉有長江天險阻隔,不宜興兵。苻堅卻說:「以吾之眾旅,投鞭於江足斷其流。」後比喻軍隊眾多,兵力強大。

祟:災禍。

簡:選拔。

潢池:是盜寇的代辭。潢,積水池。

蓍龜:蓍草與大龜,均為古人卜筮時所用,故用以指占卜。

君子愛人以德,細人則以姑息:此二句為《禮記.壇弓》所記曾子臨死時的話。細人,即「小人」,指不識大體之人。姑息,原意為姑且休息,義即茍且偷安;亦可解勢為「姑」是婦人,「息」是小兒,「姑息」是說以婦人小兒待之,不多加責備。

虞賓:《書經.異稷》有「虞賓在位」句。虞舜受堯禪,而以賓禮待堯的兒子丹朱。

統承禮物,帶礪山河:《史記.高祖功臣侯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應劭曰:「厲,砥石也。」今通稱礪。這誓言意思為:等黃河小如衣帶,泰山小如磨刀的時候,所封的國才滅。

來儀:猶言歸來。

築舍:《詩.小雅.小旻》:「如彼築室於道謀,是用不潰於成。」是說,要建築房子,不自作決定,卻與道上路人商量,所以不能成功。

兵已渡河:北宋度城在汴京(開封),金人入寇時,太原、真定已失,朝廷還在議論防守三鎮的利害,金人對宋使說:「待你們議論定時,我們已渡過黃河了。」

惟善人能受盡言:只有好人,才能接受直言。

跂:同「企」。延跂,延頸企立等待的意思。

【作者簡介】

多爾袞,(西元一六一二年~一六五一年),及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十四子,清世祖福臨之叔,先世祖入關占領北京,封攝政王。本文《致史可法書》,實乃其秘書代筆;一說係范文程作,為秘書院大學士,一說為孫李雯作,時為中書舍人。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