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首都擬以「創新經濟」增競爭力

人才之爭是全球性城市未來工作重點

標籤:

【大紀元9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芮芮美國華盛頓DC報導)現代人口流動性越來越大,各城市如何打造自己的風格來吸引並保住人才?許多大城市認為,「創新經濟」是這個問題的答案。英國首都倫敦之所以能在某些評比中超越紐約而成為世界金融中心,主要原因之一是它的城市規劃、經營和文化吸引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高級金融人才。
  
美國首都華盛頓DC本週三也推出「創新經濟」的計劃。華盛頓市將開始為期6到7個月的全面調研,以確定下一步啟動哪些重點計劃來配合「創新經濟」城市發展策略。據城市執行官組織(CEOs for Cities)總裁卡洛‧考麗塔(Carol Coletta)解釋,國際上公認「創新經濟」包括的行業是藝術、出版、建築、廣告及設計、演出和博物館。

DC市長艾瑞安‧番諦(Adrian Fenty)特意到會發言表示支持。副市長尼爾‧阿爾波特(Neil Albert)表示,目前發展「創新經濟」的投資範圍尚未確定,要看調研結果具體再定。DC藝術委員會執行主任托尼‧吉登斯(Tony Gittens)向本報記者表示,DC市政府將開展約10個藝術方面的計劃,目前的重點還不是完全清楚。不過在加強公立學校藝術教育方面,政府肯定會將其作為一個重點。


華盛頓DC市長艾瑞安(Adrian Fenty)到高峰會現場講話(攝影:吳芮芮/大紀元)

  
其它城市介紹經驗
  
波士頓兩年前開始類似的經濟發展策略,並把數字媒體定為該城市的重點,吸引這方面的人才。據「創造波士頓」(波士頓市政府波士頓再發展機構的俗名)負責人卡洛‧沃爾頓(Carole Walton)表示,她發現這是許多大城市很關注的議題。她跟英國、荷蘭等國家的城市交流過波士頓的成功經驗。
  
波士頓在兩年前,選擇了6個重點行業來發展:電影、音樂、媒體、設計、視覺藝術和表演藝術。兩年後的今天,《波士頓環球報》報導了當地遊戲行業的興起,並有能力吸引人才長住,而不是搬到加利福尼亞。該報導認為波士頓已經具備成為遊戲行業地區性中心的潛力。
  
與波士頓相比,明尼囌達州有不同的優勢。據藝術空間(明尼安娜波利斯市政府成立的非營利組織)負責人史戴斯‧米克爾森(Stacey Mickelson)介紹,明尼囌達在劇院和視覺藝術方面相對其它城市有較強的實力。
  
藝術空間公司把私人企業不願意接受的工廠廠房,改建成公寓,並為藝術傢提供折扣住房。米克爾森介紹,市政府不按照藝術質量來評判誰能拿到低價住房,而是藝術傢的熱情和是否有意願留在社區,並回饋社區。
  
創新行業是大城市的天然戰略夥伴
  
據城市執行官組織考麗塔介紹,全美2004年有兩百二十萬「創新經濟」行業的工作。與之相比,電子製造業職位數目是一百三十萬,而交通設備製造業的職位數目是一百八十萬。美國人才向創新行業的傾斜是很多市政府沒有注意到,且沒有在公共政策方面覆蓋到的新趨勢。
  
她表示,研究表明,41%的創新行業人士居住在離商業中心3英里的半徑內。與之相比,17%的所有的美國職工居住在離商業中心3英里的半徑內。創新行業人士喜歡城市而不是郊區。四分之一的創新行業人士是自己開業做老闆的,所以他們又具有很大流動性。據研究,65%的年青企業家先選城市居住,然後才找工作。
  
所以城市是否符合他們的需要成為一個關鍵問題。他們的要求是有聰明的人、對風險的容忍、當地有支持的相關行業以及有交流主意的地方或社區。
  
華盛頓DC面臨周圍城市挑戰
  
華盛頓DC地圖呈菱形,被馬裏蘭州和弗吉尼亞州包圍。大多數在華盛頓上班的人口都不在市內居住,而是在郊區。對於許多旅遊者來說,他們可能不會對華盛頓DC臨近的郊區感興趣。但對於當地居民來說,市內眾多的博物館等只是一個對外地人的臉面。他們需要更多來自其它方面的吸引。華盛頓DC周圍許多當地居民密度很大的城市,都在技術、文化等各方面不斷發展。華盛頓DC面臨著成為「甜圈餅(donut)黑暗中心」的挑戰。
  


電信公司Verizon在華盛頓的總裁安東尼(Anthony Lewis)(攝影:吳芮芮/大紀元)

與會人士普遍認為在藝術方面,華盛頓DC有相當優勢。同時,DC市內的大學如果都可以與城市居民有更多互動,在吸引創新行業人士來說,也是一個潛在的資產。DC市的大公司也躍躍欲試。電訊公司Verizon也派DC市分部的總裁安東尼‧劉易斯(Anthony Lewis)參加了高峰會。他向記者表示,目前Verizon只是在DC市內開通DSL,以後將發展更高速網絡FioS,並以此為吸引創新行業人士鋪墊技術基礎。同時Verizon公司的基金會在文化藝術捐獻方面也很活躍。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會再燃「人權聖火」 多議員聯署抵制奧運提案
橫河:迫害八年 中共解體日近
奧運週年倒計時 中使館前呼聲四起
日防衛相在美強調加強保密及反諜能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