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高縣三民鄉正名那瑪夏鄉 原民會高度肯定

人氣: 1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二日電)台灣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夷將‧拔路兒(Icyang Parod)今天表示,高雄縣三民鄉昨天正式正名為「那瑪夏鄉」,原民會給予高度肯定與支援。

夷將說,高雄縣三民鄉正名「那瑪夏鄉」,昨天元旦在鄉的入口牌樓正式掛牌,不僅符合原住民運動訴求,也完成總統與原住民族各族代表簽署「原住民族與台灣政府新夥伴關係」文件「恢復原住民族部落及山川傳統名稱」的承諾,更是政府落實原住民族基本法第十一條規定「應依原住民族意願,回復原住民族部落及山川傳統名稱」的具體明證。

夷將指出,「那瑪夏鄉」人口到去年十月底總數三千零一十七人,主要為布農族約佔七成,餘為鄒族(南鄒)、排灣族、泰雅族及少部分閩南人與客家人,不同族群和諧共存,形成多元文化風貌。

他說,「那瑪夏」新鄉名是鄒族語稱貫穿全鄉的主要河流「楠梓仙溪」的譯音,也是「楠梓仙」閩南語發音的由來,以布農族語發音有「明天會更好」的意思。新鄉名兼顧全鄉不同族群的語言文化特色,也意涵更名將「鄉運昌隆」,部落觀光及文化產業將更蓬勃發展。

夷將表示,高雄縣三民鄉在日治時期,轄屬高雄州旗山郡馬雅峻社,下轄那尼撒魯、馬雅峻及達卡奴娃,台灣光復後,政府將全鄉劃分為民族村、民權村及民生村等三個村,鄉名則改為「三民鄉」。

不過,他說,高雄縣三民鄉當地文史工作者與民眾多年前開始質疑這些充滿政治意涵的地名,去年七月三十日現任鄉長伊斯坦大‧呼頌、縣議員李德康及代表會主席王東明等到原民會拜會,提出推動鄉名正名計畫書,才由鄉公所正式啟動一連串的正名工作。

夷將指出,計畫書原本要變更鄉名為「瑪雅鄉」,經各村座談熱烈討論,最後決定正名為「那瑪夏鄉」,2007年十二月十日提請鄉民代表會表決通過,並報請高雄縣政府核定,完成地方制度法第六條規定的法定程序,形成一個經由民主程序、由下而上,尊重地方民意與在地族群的圓滿結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