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廖運志冒險用鏡頭拍攝難得一見的深海生物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卞金峰基隆市一日電)一般人要接近深海機率極低,更何況是要進一步了解深海生物。海大校友廖運志因研究跟海洋結緣,進而利用鏡頭紀錄不見天日的深海生物真實面貌;研究工作長年出海,家人十分擔心,他說打撈生物時常撈起垃圾,還曾撈到未爆彈,十分驚險,但照片能喚起大家重視環保,再辛苦也值得。

廖運志在民國84年踏入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求學,由於研究工作所需,他逐漸跟海洋建立不解之緣,之後數年時間,他跟隨著海洋研究船,在台灣附近海域進行深海生物多樣性探索調查,最遠還到達過菲律賓等海域,由於他熱愛攝影,又想到一般人無法接近深海生物,他利用工作之餘,將這些難得一見且珍貴的影像,透過鏡頭真實地呈現出來。

廖運志表示,這些不見天日的深海生物,對很多人是陌生的,還有人質疑,在冰冷且要承受極大壓力的黑暗國度中,是否還有生物存在?他用鏡頭告訴大家,不但有這些生物,樣貌還相當清楚。

他說,這次展出的生物照片都很特別,像是深海鰩,身上交錯的側線管,可用以感受水流及水壓;另外,柳葉鰻,則是狹首型的鰻魚幼魚與成魚差異極大,幼魚扁平的身體,適合在水層中漂浮游泳,還會全身透明以便隱沒於暗黑之中。鐮蝦,則是外表堅硬、且充滿棘刺,外骨骼猶如武士盔甲,足以讓掠食者知難而退;至於巧絨,驚奇的外型,是科幻小說家靈感的來源,巧絨屬於端足類的甲殼動物,在強行佔據圓桶狀的紐鰓樽為窩後,產下大量的粉紅色卵,並開始進行孵育。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校友廖運志利用鏡頭,紀錄不見天日的深海生物真實面貌。//中央社

廖運志強調,掀開這些深夜生物的神秘面紗,其實付出的代價很大,他出海的時間少則一週,多則一個月,由於常常無法收到電話訊息,人出海就像是失蹤一樣,家人很不適應且提心吊膽,要經過數十次的溝通,才獲得諒解。

他指出,他們出海遇上狂風大雨的大風浪的危險不在話下,此外,還曾經撈起未爆彈,全船嚇的半死,研究船也曾跑到演習區內遭軍方驅趕,但是能透過這些照片,喚起國人重視海洋生態的環境保護,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