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萊斯特、布朗畢生致力環保

標籤:

【大紀元10月2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拉斯格布爾2008年10月20日華盛頓報導)環境分析家萊斯特·布朗投入了畢生精力,努力推動挽救地球的環保政策。

萊斯特·布朗很小就學到了人生的重要一課。他說:「在華盛頓管理一家研究所,跟在新澤西南部管理一片番茄地沒甚麼兩樣。」

萊斯特·布朗就是在自家農場上磨煉了他的管理才能。「我和弟弟每天早上上學之前,下學回家後,都要給牛擠奶,工作量非常大。」

十幾歲的時候,布朗和弟弟就有了自己的農場。布朗的父親並不反對,但條件是,兄弟兩人先要做完家務,才能去經營自己的農場。「我們農場的規模不斷擴大,大約十年後的1958年,我們收穫了50多萬磅番茄,很多人都給我們打工,包括我們的同學、流動性的臨時工等等。那也是最後一年。」

布朗覺得,他可以一輩子種番茄,所以決定上大學,學習農業,但是1956年畢業後,他參加了一個年輕人的交流項目,到印度去。此行徹底改變了他人生的方向。「我在印度村子裡住了半年,回來後發覺,種四十年番茄實在沒甚麼意思,我要努力解決世界糧食問題。」

1959年,布朗在美國農業部找到了一份國際分析員的工作。農業部部長發現了他的才能,後來任命他擔任農業部國際發展司的司長。

*七年裡翻了一番*

布朗回憶說,他被派往印度,評估印度的五年農業計劃。他得出的結論是,印度的狀況很糟糕。布朗在當時的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的支持下,設法協助印度避免受到嚴重饑荒的影響。

布朗說:「印度政府同意扭轉他們的食品價格政策,鼓勵農民增加投資,他們決定將原來屬於政府部門的化肥工業私有化,原來政府修建一個化肥廠需要八到十年的時間。他們還決定採納一種已經試驗成功的防旱的種子。結果,印度的穀物產量七年裡翻了一番,沒有任何一個大國曾經做到過這一點。美國1965年也把自己糧食產量的五分之一運往印度。」

布朗1969年離開政府。在接下來的五年時間裡,他協助創辦了「海外發展理事會」和非官方環保機構「世界觀察研究所」。

布朗說,「世界觀察研究所」跟其他環保組織的不同之處在於,「世界觀察研究所」從不同學科的視角去分析問題。他發起了「世界現狀年度報告」,對地球的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布朗說,這份報告從一開始就吸引了決策者和民間活動人士的重視。

布朗說:「沒過多久,我們的發行量就增加到了十萬份,而且被翻譯成二、三十種語言,在世界各地發行。」

批判人士一直說,布朗很多關於水源或是食物短缺的預測過於聳人聽聞;但是與此同時,布朗的貢獻也得到了很多機構的認可和肯定。他在分辨全球重要發展趨勢時的跨領域的、把看似毫不相干的想法聯繫在一起的思維方式,為他贏得了很多獎項。

*減少排碳80%*

布朗2001年離開世界觀察研究所,創辦了地球政策研究所,隨後發表了一系列著作,探討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和對策。在計劃中,他描繪了一幅將二氧化碳排放量削減80%的藍圖。

布朗說:「不是像政客們說的甚麼2050年,而是要在2020年之前把排放量減少80%。這就意味著關閉世界上所有的煤電站,在世界各地興建150萬個兩兆瓦的風力發電機組,由它們提供全球所需的40%的電力。」

布朗說,這並不是天方夜譚。二戰期間,美國政府就曾動員汽車工業生產炸彈、坦克和飛機。布朗表示,「為甚麼不能如法炮製,用於抗擊全球氣候變暖呢?」

他說:「這種做法絕對可行。大家都說,150萬個風力發電機可不是個小數目,沒錯,但是不要忘記,我們每年要生產6500萬輛汽車,我們可以利用美國閒置的汽車組裝廠,生產出全球所需要的風力發電機組。」

布朗希望他的文章能夠提高外界對環保問題的認識,並成為全社會採取行動的助推器。

相關新聞
組圖:趙薇出席東京國際影展
組圖:松坂慶子桃井 出席東京影展
電動車「清新擁保藍天」環保新概念
中縣優良公廁選拔高鐵台中站最乾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