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談「緊急經濟穩定法案」(I)

楊岸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10月4日訊】俗稱為美國政府救市法案,大名叫做「緊急經濟穩定法案」。近兩天身在華府,耳聞目睹很多老美們的所思所想,茲錄於下。

第一位是來自新英格蘭地區,該地區傳統上屬於民主黨或是自由派。民主黨傳統上比共和黨更加傾向於政府干預。這個小伙按照國人的講法應該屬於80後。提起這個話題他的第一反應是「我們的經濟走到這一步簡直是太糟糕了」。然後讓筆者略有吃驚的是他接著說,「你知道我的祖父母一代,我的祖母和外祖母都不用工作,家裏只有一輛車,夠用就行,一棟小屋,夠住就好。可現在,人人都得有兩輛車,房子要越大越好, 寬屏幕薄型電視更是必不可少。大家樂此不疲,互相攀比,甚至不需要顧及是否有這種消費能力,結果就是人人都要拚命掙錢,借貸過活也是趨之若鶩。這也太傻了。」小伙的言下之意那些次貸付不出按揭的人需要克己,而華爾街的商家也不應該如此的貪婪的鼓勵這種不負責的消費。簡而言之,人人都應該在這場危機中內省,是否在推波助瀾這種過度縱慾和消費的商業文化。

第二位是老布什任內的財政部要員,現任職某銀行總裁。他的第一反應是現任美國財長保羅森一點都不懂美國政府的運作,只是從華爾街搬了一幫人馬到華府。老先生的這一觀點倒是與很多國會投反對票的議員相近,其中一位還對媒體稱「財長保羅森在週一的眾院投票中上了關於一堂民主議事的課程,這是他非常需要的」。 很多議員都對保羅森週五到國會伸手討7000億並要完全的支配權,要求國會週一全球股市開鑼前就批准的做法感到不可思議,何況對於美國歷史上最大額的財政花銷,保羅森竟然只拿出來三頁紙頭的提案。 很多議員都對一下花掉納稅人這麼多錢,而膽敢不經過聽取多方面意見和公開聽證就做決定感到無法接受。

第三位是現在美國政府任職的聯邦僱員。因為國會的投票一波三折,他要替上司捉刀撰寫的評論文章也是一改再改,害的與朋友的午餐也一再推後。他和很多美國人一樣,都覺得採取行動或許比坐以待斃要好,他說他很多朋友都擔心即便花7000億也不會就此萬事大吉了,可能更壞的消息還在後頭。他們覺得通過法案或許都無法讓那些被波及的傳統銀行放開信用,因為法案裡並沒有直接條款來保證傳統銀行不至於破產。而目前銀行因為壞賬拖累,人人收緊放貸,導致信用凍結,發展下去小企業和個人無錢可借,而這種信用凍結才恰恰是所謂救市法案最希望解決的問題。假如市場預期如此的話,不知保羅森財長的苦心是否會白費呢?

第四位是一位國會的共和黨議員。他在週一投票反對救市法案。他說「原因很簡單,我不能不負責任的花納稅人的錢來替那些給我們製造出這一惡劣局勢的人買單」。而且目前他和很多共和黨同事也很不滿從白宮到國會領袖都只是考量這個7000億的方案,完全沒有顧及任何其他的替代方案。這份法案在本質上是有違共和黨政府不要干預市場的理念,同時用納稅人的錢贖救華爾街也讓一向替貧弱者說話的民主黨人感到很不舒服。這就是為什麼週一時該法案在眾院被否決的原因。

眾議院有八位兩黨議員在週三聯合提出了一份「非救贖法案」,內容是不動用納稅人的錢,而是通過修改證監委對上市公司股票交易的規則,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建立「淨值憑證計劃」來達到融資和穩定信用的目地。這一替代法案並沒有被兩黨領袖認真考量。而且當天晚間參議院以74對25高票通過了原救市法案的修改版,增加了一些免稅的條款,作為對納稅人的一點補償,同時也用以吸引更多的支持。不過因此整個法案的成本因此而上升到了超過一萬一千億美元。眾議院議員們因此而感受到了更多的壓力,因為他們週五還被要求再來針對這份在參院通過了法案投票。華盛頓有個說法是「有兩樣東西你不想讓人看到製作過程:香腸和法律」。原因是在人為制定法規的過程中充滿了各方的利益考量和政治較量,不過兩年選一次的眾議員下個月都面臨選舉(參議員六年才一選,每兩年只有三分之一有選舉壓力),他們目前投票的最大考量應該是如何最好的代表民意。

第五位談到是一位資深的外交官,提起目前的美國政府運作不禁莞爾。他說他的一個朋友剛發給他一份「美國政策制定的五部曲」,看起來是個笑話,但的確有些道理。這五步曲是:「渙散而且不連貫的注意力 – 突然意識到問題 – 大大的吵嚷一番 – 錯誤的解決辦法 – 然後繼續下去,好像沒有什麼發生過」。他只是希望用更多的舉債(納稅人出7000億)來借決本質上就是因為舉債過多 (買房人,借貸者,槓桿投機商等)而導致的危機不要陷入到這一五部曲裡去。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紓困案救經濟 IMF看衰
美國民眾對救市計劃的不同反應
美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拜登送子上戰場 
拜登培林辯論 收視人次逾7千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