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地理優勢與工業條件 兩岸空運高雄新契機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9日報導】高雄海空運新契機系列專題之二(中央社記者程啟峰、王淑芬高雄九日電)高雄國際機場是南台灣重要空運門戶,儘管受全球景氣影響客運量驟減,年貨運量陷入空前低迷;二次「江陳會」後的兩岸空運直航協議雖可為現階段低迷的高雄航空業及旅遊業帶來新契機,如能再充分結合地理優勢與工業發展條件,高雄空運榮景仍大有可為。

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與中國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簽署海峽兩岸海運等四項協定;其中,海運協定部分,中國開放大連等六十三個港口,台灣有高雄港等港口。

高雄國際機場佔地兩百四十四公頃,是南台灣重要空運門戶,也是國內唯一兼具國內和國際航線機場,機場跑道最大可起降波音747,跑道容量每小時三十二架次,尖峰時段每小時起降十五架次,國際線年平均運量都在三百萬人次以上。

不過,受到高鐵衝擊及全球經濟不景氣的雙重影響,高雄機場客運量驟減,年貨運量也陷入空前低迷,從每年十多萬公噸萎縮至僅約六、七萬公噸,飛航近十二年的美商聯邦快遞(FEDEX)貨機高雄航線去年七月底也停飛,目前高雄機場貨運多隨客機載運或由貨運接駁至桃園機場轉機。 

面對高雄空運如何振衰起敝,兩岸直航業務的開拓,已是高雄空運界普遍看好的未來。其中,華航空服管理部座艙長賴宏俊認為,兩岸空運直航落點的增闢,甚至形成定期航班,對航空業者是大利多,加上近來油價回跌,可讓航空業者馬上止跌,源源不絕的客源,長期下來更可為當前低迷的航空業開出長紅。

面對兩岸直航業務,高雄機場準備好了嗎?交通部民航局高雄航空站副主任朱耀光說,高雄機場現有五十一個機坪,其中十四個機坪為新蓋的,平常機坪使用率約一半,機坪空間因應兩岸直航暴增航班綽綽有餘。光是國內航線全盛時期每年運量一千多萬人次時,超過目前航空站每年旅客運量的兩倍,也都應付得來。

在旅客通關速度方面,高雄機場旅客通關速度在全球機場中名列前茅,為增加國際線動線通關效率,國際線已實施彈性報到櫃台,完成各航空公司報到櫃台電腦連線,必要時還可增闢臨時報到櫃台,支應出境爆增的旅客通關;貨運方面,高雄機場唯一的華儲空儲也正擴建興建中,預計明年底完工,容量可達二十一萬公噸。

朱耀光說,空運直航的門雖已開,未來的路如何走仍需視市場機制而定,民航局、航空業者未來協調航班及航點的增闢也是主要考量市場機制,受全球不景氣影響,直航短期內可能一時看不出對高雄空運業者明顯助益,不過,遠程仍大有可為。

換句話說,高雄機場的硬體建設雖堪稱完全,也建制完成,高雄機場未來的發展仍需視市場機制而定,但高雄市政府也應利用這個讓高雄機場振衰起敝的轉捩點機會,創造讓高雄機場更具競爭力的條件與價值。

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廖達琪分析,高雄空、港具有天然優勢的條件,高雄空、港與對岸直航,可縮短兩岸互通的時間、空間;從商機角度分析,就代表著一種優勢與利多。

「高雄都市發展基金會」秘書長李樑堅認為,高雄港直航,有助於物流業發展;盼興建中的「洲際貨櫃中心」加速進度,因應兩岸直航需求。

因此,航空貨運業者認為,南部航目前空貨源有限,在南部承攬的貨大多要轉送桃園機場出貨,貨運直航後雖帶來轉機,但南部縣市政府應做好交通動線規劃、港區工業發展條件,否則即使直航帶來轉機,也會因高雄機場周邊基礎建設與工業設施無法與時俱進,讓空運發展再陷泥沼。

高雄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林尚志也持相同看法;他說,直航固然有助國內旅遊業發展,但開拓陸客客源仍有賴政府的相關配套措施及業者的各自努力,才能為業者帶來實質利益。

林尚志強調,兩岸直航航班受市場機制影響很大,立榮航空高雄飛廣州直航包機航線七月啟航不久即停飛的殷鑑不遠,面對當前金融風暴及不景氣的大環境,兩岸直航的利多對業者的實質幫助多大,仍有待觀察。


二次江陳會後為兩岸空運直航帶來新契機,因應直航,高雄航站軟硬體設施都已做好準備,機坪空間應付爆增航班綽綽有餘。//中央社


「江陳會」後,高雄港航業界對於高雄港未來發展契機寄予厚望。圖為高雄港海域。//中央社


第二次「江陳會」協議,高雄市是海、空直航的據點,未來高雄市的經濟產業能否受惠,高雄市議長莊啟旺及市長陳菊的看法分歧。//中央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