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人

用四書五經種釋迦的果農王旭朗

【大紀元12月12日訊】 四書五經,中國儒家思想之本,也是做人處事之道,但是你一定不知道,這些經典古籍竟然也能拿來種釋迦!「中國文化以農立國5000年,種田的方法不從這些古書裡面找,還要從哪裡找?」台東源緣園有機釋迦果園的王旭朗,還真的從經書中找到了種釋迦的真道!

視農業為使命 回鄉做農夫

通常第一次看到王旭朗的人,都不太相信他是農夫,因為一雙剛毅有神的雙眼和博學多聞的談吐,讓他看起來更像一位教授,甚至還流露著一股孔孟時代的學者風範。

民國80年退伍後,王旭朗因為看到MOA的季刊,深受有機理念的感動,便在心底萌生了一個想法:「我要回鄉務農」。於是結束高雄工專機械工程的學業後,他便回到家鄉台東卑南鄉賓朗村投身釋迦栽培。在當時,很多同學和長輩都認為農業是最沒希望的行業,非常不解他的選擇,但他卻有著一個相當與眾不同的想法:「農業是國家的根本,食衣住行列在第一位的就是「吃」,不管有錢沒錢,「食」永遠是人民最根本的需求」

想法獨到的他,連栽培釋迦的方法都很不同。回鄉後他先花了四年轉型有機,第六年後更採取無農藥無肥料栽培的「秀明自然農法」,讓植物靠天然的力量在成長,甚至連有機肥都不添加。因為他認為文明病的急速成長,就是土地與飲食出了問題:「太多氮肥造成土地酸化,人類吃了這種土地栽培出來的食物,體質當然也就跟著酸化」所以唯有讓土地回到最初的狀態,才是解決根本的問題。

將四書五經哲理 運用在農耕上

更特別的是,在農忙之餘王旭朗最大的興趣竟然是讀四書五經,「因為看到村裡60多歲的老農夫在讀經書,所以也想說來讀看看」他笑說。沒想到越讀越有心得、越看越有收穫,最後甚至還把經書中的哲理運用在農耕上!「像中庸之道就是務農最高的心法」對他來說,和土地的關係最忌過猶不及,對土地施加過多的原本不該有的肥料、或是因為用藥而留下太少的昆蟲和雜草,都是違背了「平和折中」的自然定律,所以才會造成生態失序與慢性病的產生。

而對於日前政府擬放寬認證擴大有機市場,容許有機農產農藥殘留在標準值5%以下也可取得有機標章的作法,王旭朗則用「莫因善小而不為,勿因惡小而為之」來做借鏡,他語重心長的說:「5%的毒也是毒,這樣不就變成政府同意國民合理化中毒?!」。因為在他的觀念裡,有機是環保農業,農夫停止用藥,就是愛護水土、尊重生命,地球也就會越來越健康,他同時提出一個很值得深思的想法:「什麼保最好?是健保還是環保?」

秉持著這般對環境的關懷和熱忱,王旭朗在台9線上的「源緣園有機釋迦果園」不只販售有機釋迦、有機素食,同時還常常舉辦交流座談,來推廣「秀明自然農法」和環保理念。在他身上可以看到《論語‧述而篇》第六章中進德修業的方法,得到了最好的實踐:「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在立定志向後,衷心循著正道前進,堅守德性,始終不違仁道,心神最終將優游於藝術的領域。

下回來經過台東卑南鄉不妨到「源緣園」走走,你的收穫,將不只是一箱天然無毒的有機釋迦!

──轉自《農業易遊網》http://ezfun.coa.gov.tw(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