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央大演說 鼓勵學子探索未知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桃園報導) 「科學家必須隨時具有冒險的性格,勇於向新領域挑戰。」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亞倫.席格(Alan Jay Heeger)教授將物理的觀念與化學的材料相結合,研發出最新的太陽能電池材料,為人類的能源問題帶來新契機。他認為,跨領域的挑戰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鼓勵台灣學者和學子也要勇於航向未知的領域。

現任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物理系的亞倫.席格(Alan Jay Heeger)教授,與美國麥克達密教授及日本白川英樹教授2000年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他們的研究成果證實,塑膠可以被改製成電的良導體,經過特殊改造之後,塑料能夠表現得像金屬一樣,產生導電性。可廣泛應用抗靜電材料、電晶體、二極體顯示器及太陽能電池等。

在台灣聯合大學系統邀請,溫世仁基金會資助之下,席格教授來台講學,中央大學講題為「Low Cost Plastic Solar Cells:Progress & Prospects (低成本的塑膠太陽能電池:現況與展望)」,由理學院院長胡紀如主持,吸引上百位聽眾到場聆聽。

席格教授表示,能源問題為目前全人類面臨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僅管有替代能源-太陽能電池的研發,但面臨兩大問題,一是成本高,二是必須很大的面積才能產生效能。其團隊所研發的塑膠太陽能電池材料,成本可大幅降低,且具可撓屈特性,較不佔空間,特別適合台灣小面積的國家,預計可提高10%-15%的效能。

席格教授不僅研究受到極高肯定,更一手創立Uniax公司,該公司以生產電子塑料為主,為世界上第一個產出以聚合物為材料的塑料顯示器業者。中央大學化學系吳春桂說,席格教授學術廣度橫跨物理、化學、材料和工程等領域,從材料特性到產品研發作最完整的垂直整合;同時身兼學者、發明家、企業領導者的多重角色,為一位相當成功人士,值得青年學子借鏡。

席格教授的精彩演說,讓化學系教授胡紀如院長都忍不住稱許,「物理學家能將化學講得沒有破綻,真是厲害!」席格教授則幽默地表示,2000年他獲獎當時,旗下的公司曾為他舉辦慶功宴,當時同仁們還以化學問題考問他,幸虧問題簡單,沒被考倒!

他認為,科學家必須隨時具有冒險的性格,他曾經為挑戰新領域興奮到夜晚都睡不著。他勉勵青年學子一旦選定一個研究領域,要積極投入,多嚐試跨領域的合作,說不定能擦出與眾不同的火花。(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