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障是我們的最大挑戰」

標籤:

【大紀元3月20日訊】從我自己的個人經驗﹐我知道向社會安全局申請殘障福利過程所面對的難處。當家父還是52歲時﹐由於患腦癌而導致腦出血﹐我在協助他申請殘障福利時﹐才發覺我們的殘障福利計劃有著十分繁複的規定。

每年大約有250萬國民申請社會安全殘障福利﹐但平均來說﹐大約三分之一的申請人會在首次提出申請後獲得批准。但這個程序平均需時3個月﹐而那些在申請時被拒絕﹐再提出上訴及進行聽證程序的申請者﹐他們需要等待非常久﹐才會得悉結果。目前﹐有超過75萬宗個案正在排期聽證﹐進行上訴程序。獲知上訴結果的時間平均需要499天﹐自2001年以來﹐等候上訴的個案數目增加了一倍。而另一方面﹐在過去七年申請殘障福利的個案﹐數量更是激增異常。我們預期﹐在未來數年的個案數字﹐會增加得更快速。

由於嬰兒潮一代的年齡老化﹐到了最容易成為殘障一群的年紀﹐社會安全的殘障福利計劃在過去7年明顯地大幅增長﹐相信增長速度會繼續加快。與此同時﹐國會又為社會安全局增加了全新及非傳統的工作責任﹐令社會安全局在有限資源的制度下﹐需要十分困難地同時去應付新舊工作。也因為這個原因﹐我已將改善殘障福利的批核程序列為自己的優先任務﹐它是我們目前面對的最大挑戰。

去年我到國會出席參議院財務委員會的聽證會時﹐提出了一項可以積極減少積壓案件及改善批核程序的方案。這些全新的構想﹐可清除目前的案件積壓﹐並防止類似情況再度出現。舉例如下﹕

第一是快速殘障確定程序(Quick Disability Determination – QDD)。這項程序會透過電腦程式﹐審批那些被批准度高的個案。這項QDD的認定方式﹐在波士頓地區執行後﹐獲得了極大的成功﹐目前的平均處理個案時間只需8天。2007年9月5日﹐社會安全局已作出一項最終決定﹐將QDD認定方法擴展至全國執行。至本月底﹐每一個州都會以QDD方式處理個案。大約5%的批核金額﹐都通過QDD審批。

第二是Compassionate Allowances體恤金計劃。該計劃按照我們的規定﹐快速辨別一些符合領取福利資格的疾病。在這些個案中﹐疾病通常都是一些審批人員較為不熟悉﹐而當醫生確診後﹐體恤金可以第一時間發放。2007年12月﹐我們就這項行動召開了首次聽證會﹐今年還將舉行另外3次聽證。如想了解更多體恤金詳情﹐可瀏覽網頁﹕www.socialsecurity.gov/compassionateallowances。

此外﹐社會安全局亦開設了一個全國聽證中心(NHC)﹐該中心允許社會安全局利用全新科技﹐例如電子殘障申請檔案及視像會議等﹐令社會安全局有更大靈活性去處理國內嚴重的申請個案堆積問題。我們亦聘請了175名全新的仲裁法官(ALJ)﹐是社會安全局在一年之內聘用最大數目的仲裁法官﹐按計劃這批新的仲裁法官在今年春季投入工作。

社會安全局很多全新的計劃已大部份開始落實﹐但要處理及清除申請殘障福利的堆積個案﹐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完全解決。但在增加人手﹐增強處理程序及改善快速處理個案的方法後﹐我相信我們可以改善申請殘障福利的程序及等候時間。(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社會安全殘障福利介紹
老年人社會福利講座(二)
法拉盛華商會首屆「幸福爸爸」歡度父親節
紐約市長亞當斯為金兌錫站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