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12位母親求助信籲允攜乙肝病毒孩子入學

【大紀元3月7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含青採訪報導)在國際三八婦女節即將來臨之際,來自北京、新疆和廣東等不同省市的12位母親,聯名向全國婦聯發出求助信,要求允許她們帶有乙肝病毒的孩子入托或入學。

中國國內媒體最近報導了禁止攜帶乙肝病毒打幼兒進入幼兒園和學校的問題。在聯名信中,這些被拒絕入學的母親反映,她們的孩子已經到了入學年齡,看著身邊的小朋友都背著書包上幼兒園,自己的孩子卻因為攜帶乙肝病毒而被拒絕,她 們感到無奈,並且投訴無門。

聯名信希望婦聯組織能關注這個問題,給她們的孩子上幼兒園的機會。中國不少醫學專家認為,攜帶乙肝病毒的孩子肝功能是正常的,可以上幼兒園和學校。

本台記者為此採訪了目前在美國馬里蘭州行醫的金福生大夫,金大夫表示,乙肝的傳染途徑是血液,而不會通過日常生活接觸傳播,不讓這些孩子入幼兒園是不對的—

金福生:「乙肝病毒是經血液傳染,只要孩子不出血就不會傳染。血液在自身的血管封閉性地流動就不會傳給其他人。不讓這些孩子入幼兒園是不對的。」

此外,金大夫說,給幼兒園的老師和其他孩子注射乙肝疫苗,也是防範乙肝的有效措施。金大夫還建議,政府應當在這方面多開展普及教育,向人們傳播有關知識,讓攜帶乙肝病毒的孩子免於受到入托或入學方面的歧視—

金福生:「要給他們提供預防知識,萬一小孩出血怎麼辦?用棉花球一堵就不流了,就不會感染了。國內的醫學普及知識太差、文化教育水平太低。另外,通過電視廣播也是一條路,報紙宣傳也是一條路、電腦也是一條路。但是問題是要懂,要接受科學知識。」

在中國目前的相關政策中,沒有明確指出乙肝病毒攜帶者患兒能否入讀幼兒園或接受義務教育。美國印地安那福蘭克林大學法學講座教授凌渝郎對此表示,政府在制定政策時,一般要考慮到兩個方面—

凌渝郎:「一個是公共的利益,大眾的利益;第二是個人的權利。大眾的利益就是怕這些小孩傳染給別人,就採取了不同的處理辦法,就是不讓他們進學校。政府是不是可以這樣做,要看處理的理由是什麼?因此政府一定要提出對相關疾病的傳染信息。但是在我看來,整個中國政府的建立不是建立在人民權利保障上面,而是建立在公共利益的主體下。所以,很明顯是把政府的權力作為制定政策的基礎而不是重視人民的權益,跟美國是完全相反的。」

凌教授介紹說,在美國如果發生類似情況,一般是作為單獨案子來處理—

凌渝郎:「美國是按照單一案件來處理,如果你的小孩受到歧視,小孩的父可以告政府歧視小孩,政府就要提出正當的理由,否則,政策要改變。但是在這個方面中國沒有法院處理的方法,在大陸老百姓有沒有權利去告政府?但是,美國整個的政府建立在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上,人民的權利比政府的權力還要重要。所以,如果他認為有歧視,人民就有權利告政府。」

凌教授建議中國有關方面盡快出台相關政策,制定出明確的條文,使攜帶乙肝病毒的兒童不再受到歧視。

據中國媒體報導,目前中國乙肝病毒攜帶者已經超過1.2億人。從2006年開始,廣州開始嘗試讓攜帶乙肝病毒的幼兒入托,至今並未有關發生了肝病傳染的報導。(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