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賴世葆:新政府改造 應思考成立能源部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介士台北二日電)中國國民黨籍立委賴士葆今天表示,能源、經濟與環境並重,已是地球村全人類的共識,但能源局設在經濟部之下,顯示政府對能源的思考仍僅從經濟角度出發。他建議新政府,未來進行政府改造,應認真思考成立能源部。

賴士葆在立法院舉行座談會,邀請產、官、學界討論如何制訂前瞻性的能源政策。賴士葆表示,國際石油價格居高不下,台灣能源短缺,所受衝擊嚴重;但另一方面,京都議定書生效後,溫室氣體減量又直接衝擊含碳能源使用及相關產業。

賴士葆說,面對以上情勢,台灣必須積極思考如何提升能源自給率及效率,順應國際能源情勢,配合世界環保趨勢,同時兼顧國內經濟發展需求。

台南大學所長黃鎮江表示,民間及政府對油價及水電費的討論,如果不從國家的層次來看,會永遠在矛盾及本位的思考打轉。他說,唯有將能源主管機關提升到中央部會,如成立能源部或能源委員會,才有可能走出漩渦。

黃鎮江舉例說,韓國在2006年成立能源委員會,制定出到2030年的前瞻性能源政策;而中國也在今年三月由總理溫家寶實施大部制機構改革,成立能源委員會,直屬國務院。

他說,京都議定書生效後,世界各國都認為能源不能僅從經濟或環境的角度來看,因此成立專責部會統籌能源事務已成全球趨勢。

黃鎮江表示,像台灣這樣把能源局放在經濟部底下,卻由環保署制定溫室氣體減量法規範碳排放量是很怪的現象。但目前的行政院組織法還是未調整,他盼望立法院未來審查行政院組織法時,能把成立單獨的能源部會列入考量。

經濟部能源局長葉惠青表示,能源主管單位有很多模式,有的國家是成立專責部會,但也有國家成立跨領域的機構,兼管能源開發,如俄國及馬來西亞,澳洲甚至把觀光也整合進能源部門。

葉惠青說,民進黨在野時,也曾提出能源署的概念,但最新的行政院組織法版本中,能源局仍在經濟部之下,而台灣週邊國家如韓國及日本,能源發展也與經濟部門整合,並非只有台灣。

賴士葆指出,二氧化碳減量是全球趨勢,溫室氣體減量法目前也在立法院審查,但新政府至今未對減碳政策提出清楚說明。

賴士葆建議新政府不妨利用五二○上台前這段時間,認真思考未來提出行政院組織法修正案,改造中央政府時,將能源局的位階提升至部會級的能源部或能源委員會。

「經濟發展追不上二氧化碳的排放」,賴士葆表示,政府對能源的思考不能永遠停留在經濟發展,應做到能源、經濟與環境並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