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關泡沫 油價會飆漲也會崩盤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5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油價飆漲,西德州原油上週五更創下132.9美元新高,全球無不籠罩在通膨的愁雲慘霧中。油價飆漲是否已達「泡沫」?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商品行情與「投機」有關,與「泡沫」無關,但長期確實存在崩盤的風險。

商品非資產 無所謂泡沫

舉凡網路泡沫、信貸泡沫、中國股市泡沫等等,人們往往將不合理的飆漲現象冠上「泡沫」一詞,甚至到了濫用的程度。然而對於原油、玉米等商品市場而言,「泡沫」一詞就絕難適用了。據New Palgrave經濟學辭典所述,「泡沫」意指「資產價格出現超過其本身價值的現象,只因短期持有者堅信可用更高的價格出售。」

然而,利用傳統投資邏輯分析,商品的價值很難認定,也很難明確指出商品價格是否超出其價值。因為商品沒有營運的現金流量,沒有淨資產價值,也沒有每股獲利,不能用股票的本益比方式來衡量其投資價值。也就是說,商品不像其它金融資產,有所謂的價值可言,一旦行情反轉,也不要寄望有價值的支撐。

對商品行情來說,只有「短期持有者堅信可用更高的價格出售」這個部份還適用,但是「資產的價格超過其本身價值的現象」的定義就很模糊了。

投機變投資 飆漲元凶

一直以來,「投機」在商品期貨行情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只是近幾年投機的角色更活躍了。
當初設置商品期貨市場的首要目的,是讓農人和煉油廠等實際參與者有避險的管道。而現在卻成為機構投資者用來投資,而非避險的管道。

美國最大的加州公職人員退休基金(Calpers)今年二月同意動用總管理資金2400億美元的3%,即72億美元的資金,投資商品期貨,此舉令避險基金經理人麥可(Michael Masters)懷疑這波商品行情飆漲的元兇,很可能就是Calpers。

但也有人認為商品最終的購買者是消費者,而不是投資者,因此一旦行情太離譜,消費者就會拒買,行情便嘎然而止。

商品期貨市場所交易的並非實質商品,而是一紙契約,交易的目的只為了短期的飆漲。
商品期貨交易近期相當盛行,與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的大幅降低有關。低利率抑制債券的投資,並助長了商品期貨多頭的囤積。

產油國蓄意 促成油價飆漲

油價飆漲,需求面肇因於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強烈需求。供給面,產油國遲遲不增產,確實讓許多人擔心石油產量是否已達高峰,但也有人懷疑這是產油國的伎倆,故意不增產,拉高油價。在這種背景下,沙烏地國王就拒絕了布什總統增產的要求。也因此,國際能源署已著手下修原油供給的預測值。

然而,由於高油價,許多人已不開車,轉搭大眾交通工具或騎腳踏車;田納西州的農人甚至捨棄牽引機,而用驢子搬運。

農作物替代性高 已率先拉回

其它商品在價格飆漲時,供給與需求的反應就快多了。

小麥和玉米,由於具有再生(renewable)與可替代的特性,近期價格就出現了較大的回檔。小麥期貨價格在2月底達1280美元,近期回落到745美元,回檔達41%。

可是原油與天然氣都不能再生,也不可回收再利用,也沒有替代產品,價格就很難下來。玉米雖然具有再生的特質,但由於生質能源的需求刺激下,價格仍持續上揚。

供需一旦扭轉 油價恐崩盤

風水輪流轉,1980年代石油崩盤的戲碼或許再度重演。回顧1990年代兩伊戰爭時,原油供給缺口曾高達9%,但在沙烏地等OPEC國家配合增產後,油價迅速滑落。此外,替代能源的興起也是關鍵,據殼牌(Shell)公司估計,太陽能等再生能源在2050年將取代50%的石油消耗。

哈佛經濟學家葛雷格(Greg Mankiw)認為,按照教科書的邏輯,由於價格彈性低,油價短期的飆漲在所難免。但長期而言,高油價將引起消費緊縮,並加速非OPEC國家的石油開採,供需此消彼長之下,油價勢必崩盤。投機簇擁下使原油飆漲,一旦崩盤並進入低油價時代,這些產油國家又要過著苦哈哈的日子了。即便如此,也是商品市場特性使然,並非油價「泡沫化」。***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國內線機票 喊漲至少35%
決策內幕 遏止囤油 週一決定提前漲
汽柴油久放易生雜質 傷車
加油車潮 堵住國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