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學者:農業通膨來了 應突破技術消散陰霾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八日電)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蔡鳳凰表示,高油價及高需求的改變,全球必須接受農業通膨時代已經來臨,觀察各國因應政策,大多數國家是採取降低或取消關稅、加徵出口稅等,而台灣是採取消或降低消費稅策略,應加速研發突破農業技術消散高糧價的陰霾。

蔡鳳凰在經濟部投資業務處最新出刊的「全球台商e焦點」電子報中以「一顆玉米揭開高糧價時代序幕」為題發表分析。

蔡鳳凰表示,根據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2007年12月編列的食物價格指數(food-price index)資料顯示,從2005年至2007年,全球食物的實質價格大漲75%,全球穀物(包括小麥、玉米、大豆和稻米等)期貨價格屢創歷史新高,「農業通膨」(Agflation)已經成形。

高糧價將帶動下遊民生物資價格齊揚,必定對全球產業與民生經濟帶來負面衝擊,過去農作物唯有收成不好時才會價格大漲的定律已遭到推翻。

蔡鳳凰指出,上游農原物料飆漲,下游糧食製品及廠商也跟著動盪,由於台灣對於大宗農作物多仰賴進口進行加工生產,餐飲業、食品工廠與養殖戶若無法吸收增加的成本,這些民生食品物資上漲成本,最終仍將轉嫁至消費者身上,造成國民減少消費支出及增加生活上的痛苦。

她分析,目前全球糧食供需處於脆弱平衡,各國背負高通膨壓力,為穩定物價,避免國內廠商外銷獲取較內銷為高的價格,政府所採的政策工具不外乎匯率及關稅政策,尤其是實行徵收臨時性出口關稅政策或配額政策,以達到抑製出口的目的。

蔡鳳凰整理,目前各國對抗高糧價採取的相關政策,包括降低或取消進口關稅、降低或取消消費稅 (台灣就是取消小麥、大麥、玉米或黃豆營業稅)、加徵出口稅、進行配額、降低出口許可證或禁止出口及固定玉米或麵包價格等。

她認為,這一波糧食危機因高油價及高需求引起,全球必須接受農業通膨的時代已經來臨,農業通膨並非為這季歉收,下季增產就能解決,觀察各國的因應政策及現有的生產技術,似乎無法消散高糧價時代陰霾,但建議加速研發突發性的農業技術,如增強抗災性、改良種子等,以增加糧食產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