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好評

魯克:巴斯夏新聞獎

【大紀元6月17日訊】巴斯夏新聞獎由倫敦的智庫國際政策中心(International Policy Network,簡稱IPN)於2002年設立,至今已經有七年了。顧名思義,巴斯夏新聞獎,是頒給媒體從業人員的,用於鼓勵和表彰追隨巴斯夏自由精神的記者和評論家。

弗雷德裡克-巴斯夏(Frederic Bastiat)是十九世紀的著名的法國思想家和經濟學家,是奧地利經濟學派的先驅,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稱他為”有史以來最出色的經濟記者”,哲學家德特馬-多林則說:”在自由主義和自由貿易事業上,幾乎找不出一個文字上比他更強有力的代言人了”。經濟學家和政治哲學家哈耶克稱他為天才政論家,現代奧地利經濟學派之父米塞斯先生非常崇敬巴斯夏所作出的不朽貢獻,暢銷書《一課經濟學》的作者赫茲利特先生驚歎地說,巴斯夏簡直有一雙奇特的千里眼,經濟學家、史學家、自然法理論家莫瑞-羅斯巴德則說:巴斯夏的確是一個頭腦清晰而且成就卓越的作家,他的文章和寓言故事輝煌而且風趣,直到今天,仍然非同凡響,他的文章擊跨了貿易保護主義以及各式各樣的政府補貼和管制主義。巴斯夏是捍衛不受束縛的自由市場的真正勇士。”

巴斯夏說:「政府是最大的虛構單位,其中每個人虛幻的尋求以其他人的付出為生。」

巴斯夏反對政府干預經濟,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反對強調國家經濟中所謂順差至上的理論,他不僅是經濟自由的戰士,而且也是世界和平的捍衛者,他曾說:”如果商品不能跨越國界,那麼跨越國界的將是軍隊”。

巴斯夏非常擅長用比喻來寫作,他的文字幽默,犀利而且精煉。他的短文寓意明瞭,極有說服力,為知識界留下很多富於啟發的至理名言。在《經濟的和諧》書中,他分析了流通與和諧的關係。他指出,個人的利益是彼此和諧的,人們是互相依存,只要自由交換,人人都會在自由選擇的交換中實現自己的利益,只要有自由,人們各自的利益就將在自由之中自動地實現和諧。巴斯夏是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思潮的反對者,他認為和諧的社會只能產生於資本主義的社會。巴斯夏辨清了社會主義者的本質,這些人不過是要在社會中充當上帝的角色,他們提出一些所謂”善意”的建議,企圖籍此利用立法來改造社會,這種(自上而下)政府精英的社會改造,其實是把人視作原料,進行所謂的集體化和社會化的破壞,擾亂了原本和諧的流通關係,限制人的自由,更破壞了自由交換—這個社會存在和延續的基礎。

巴斯夏新聞獎主旨當然是要捍衛自由的價值,倡導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實現有限的政府,司法獨立,私有財產得到保障,提倡市場經濟,言論自由,以及實證的科學。

據IPN網站公佈,2008年的巴斯夏新聞獎稿件徵集,已經今年從四月起至六月底,世界各地的新聞記者都可以在其網站上提交作品,凡是滿足他們的基本條件的申請者均可以參加選拔。而到目前為止,IPN已經收到來自三十三個國家,一百五十多人提交的作品。

巴斯夏新聞獎的競爭優勝者分等次,除了獲得一定數額獎金以外,還將有幸得到代表巴斯夏精神的水晶雕制的燭台,另外IPN還為餐會邀請一些社會名流,比如撒切爾夫人等。

為什麼巴斯夏新聞獎的象徵物以及獎品不是獎盃而是燭台,這是相當有趣的事。這燭台還有一個典故,在近兩百年前,巴斯夏為了反對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虛構了一份《蠟燭匠的請願書》(The Candlemaker『s Petition),這冊小書生動描繪了一群蠟燭匠的訴苦,他們抱怨缺乏競爭力是自己的行業固有的特點,理由居然是白天人們不用蠟燭。他們請求立法機關給他們公道,設立遮天的法案,說天一旦黑了,不僅他們獲利,全國的經濟都會因此受惠,因為如果要生產大量蠟燭,則蠟油需求會增加,那麼勢必產生對豬肉的大量購買,於是……。如此推演,真是一個有趣的諷刺,這也暗示了政府所謂促進某個行業發展的最終會造福全國的說法多麼的荒謬和滑稽。

2002年獲得首屆巴斯夏獎的是印度學者薩維科(Sauvik Chakravertit),目前中文網路上流傳的《自由經濟啟蒙》(由”我系椰子”翻譯)一書作者,他的獲獎致辭時說道:”巴斯夏獎是這個時代公認的、重要的人文獎章,用於獎勵為自由思想傳播作出貢獻的人們。它也符合永垂不朽的弗雷德裡克&S226;巴斯夏精神。…… 借助這個獎,印度”第二次自由運動”將獲得更大的力量。印度的社會主義者四面楚歌的日子遲早要來。”

同年和他分享獎項的是前《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現《彭博財經》的資深評論家阿米提-什萊斯女士,去年她的新書《被遺忘的人:大蕭條的新歷史》受到世界廣泛關注,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說這本書值得每個人閱讀,《摩登時代》的作者,著名的歷史學家,06年總統自由勳章的得主保羅-約翰遜先生說什萊斯女士是”正在改變美國金融雜誌的最有才氣的青年作家之一……這本著作及時得列出了主宰二十一世紀政治問題--最終如何對收入稅進行改革,這本書卻給出了驚人的解決方案。”

什萊斯女士在《金融時報》的文章《貧富不均有益》文章說道,美國的不平等是有益的。它有利於美國社會的所有人,首先是有利於富人,最終也有利於窮人。什萊斯女士深刻地理解了巴斯夏的自由價值,那些所謂集體主義,國家主義,平均主義本質上都違背美國建國的精神。

由於什萊斯女士傑出的貢獻,今年IPN也特邀她來出席本界巴斯夏獎評委。今年的評委團還有美國上訴院的關於反托拉斯法專家首席法官道格拉斯-金斯伯格先生,新德里的政策研究智囊中心的經濟學家比別克-德波依,《華爾街日報》現任編委,03年巴斯夏獎得主布賴恩-卡尼(Brian Carney),英國前財政大臣羅森先生(Lord Lawson),八十八屆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古拉格:歷史》的作者,《華盛頓日報》的專欄評論家安-艾波鵬Anne Applebaum女士,《美德的起源》作者人類行為研究專家馬特-裡德利(Matt Ridley)

從2002年到2007年,出任巴斯夏新聞獎評委在這裡我作個列表:

經濟學界泰斗級人物:

貨幣主義大師米爾頓-弗裡德曼(Milton Friedman)

制度經濟學家公共選擇理論奠基人詹姆斯-布坎南(James Buchanan Jr.)

制度經濟家柯武剛Wolfgang Kasper

還有一些智庫的領袖 :

卡托研究所的創辦人及主席愛德華科南(Edward H. Crane)

前世行顧問現任自由非洲基金主任-經濟學家喬治-阿耶提(George Ayittey)

秘魯自由和民主研究所的主任、經濟學家赫爾南多-德-索托(譯註:在IPN上的拉丁文 是Hernando de Soto, Director of Instituto Libertad y Desarrollo, Peru, and author of The Mystery of Capital。時代週刊稱他為2007年最有影響的人,他的研究所在全球排名第二。他所著《資本的秘密》The Mystery of Capital,則被經濟學人雜誌評為對資本主義在第三世界所產生問題的研究寫得最好的一本書。德-索托主張是:窮困國家既不需要加倍捐款的協助也不需要免除債務的特惠措施,就可以自立自強!他認為,貪腐是世界抗貧工作的最主要障礙。)

美國研究基金主任前總統裡根助理威廉凱恩斯(William Keyes)

厄瓜多爾的政治經濟機構的執行主任多拉-德-安皮諾 (Dora de Ampuero)

新德里自由研究學院的主席巴朗米塔(Barun Mitra),

Atlas阿特拉斯經濟研究基金會副總裁 郭安 (Jo Ann Kwong)

國際貿易策略的主任 阿倫-奧克裡(Alan Oxley)

太平洋研究院主任 薩裡-派博 (Sally Pipes)

美國政治經濟研究中心 簡-肖 Jane Shaw,

新德里的政策研究智囊中心 比別克-德波依(Bibek Debroy)

一些國家前政府要員:

英國前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

英國前財政大臣羅森 (Lord Lawson)

新西蘭的前財政部長 裡查森(Hon. Ruth Richardson)

美國上訴院的關於反托拉斯法專家 首席法官 道格拉斯-金斯伯格 (Douglas Ginsburg)

新西蘭前首相,前世貿(WTO)總幹事 邁克爾-摩爾(Mike Moore)

還有一些是媒體界的大腕人物:

執掌華爾街日報社評版三十年的已故主編羅伯特-白德理(Robert L .Bartley)

華爾街日報現任編委 布賴恩-卡尼Brian Carney

彭博財經的專欄作家,02 年巴斯夏新聞獎得主 什萊斯女士 Amity Shlaes

瑞典日報(Svenska Dagbladet)主編莫-喬安森 Mats Johanssen

歷屆餐會主持人:

2003年 福布斯集團總裁兼總編 福布斯先生(Steve Forbes)

2004年《華爾街日報》社論版總編 保羅&S226;吉哥特(Paul Gigot)以及南非自由市場基金會首席執行官里昂-盧(Leon Louw) (譯註:曾調侃仇富領導人的毛為”創造貧困的大師”)

2005年 《經濟學人》雜誌的總編艾- 默特Bill Emmott ,加納 IMANI 智庫主席富蘭克林-庫德喬 Franklin Cudjoe

2006年 ABC 新聞節目20/20的主持人,著名保守派網站RealClearPolitics的專欄作家約翰-斯托塞John Stossel,以及肯尼亞IREN智庫主任,經濟學家詹姆斯-施凱提(James Shikwati,譯註:肯亞經濟學家James Shikwati認為,資助非洲發展其實是獎勵貪腐與依賴,請求那些富裕的國家”看在上帝的份上,請打住”給非洲援助,認為窮困其實是一種機會,非洲問題是有太多的領導人)

2007年 華盛頓日報的專欄評論家安-艾波鵬女士(Anne Applebaum )

歷屆獲獎者附表:

2007: Amit Varma

2006: Tim Harford and Jamie Whyte

2005: Mary Anastasia O』Grady

2004: Robert Guest

2003: Brian Carney

--原載:《路客郵報》,2008-06-07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