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聞

美經濟衰落 商家遭行竊案件暴增

【大紀元6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秀璟綜合編譯報導) 美國經濟持續疲軟,油價物價居高不下,有愈來愈多人面臨生活窘境。美國全國零售聯盟(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最近的年度「國家零售業安全調查」(National Retail Security Survey)顯示,74%的零售業者認為商家遭行竊案件正逐日攀高。

大環境造成偷竊案增加

米希羅財務顧問公司(Mesirow Financial)首席經濟學家斯旺克(Diane Swonk)提出,薪資漲幅跟不上通膨速度,物價和油價又不停上揚,個人的可支配所得愈來愈少,因此許多人經不起誘惑,走上偷竊一途。

美國全國零售聯盟防竊部門副總裁拉羅卡(Joe LaRocca)指出,當零售業者被問及商家偷竊情況時,幾乎所有業者都表示案件比例增加,並且認同是大環境變差所造成的。

今日美國(USA TODAY)最近的一則新聞指出,麻州梅秀恩(Methuen)鎮的連鎖超市 Stop & Shop,上個月出現一位父親與年少女兒,因購買蝦子與嬰兒食品未付款而遭警方逮捕。

美國零售業者因偷竊案造成的損失一年約405億美元。佛羅里達大學犯罪學教授霍林格(Richard Hollinger)表示,零售業者並無能力自行吸收如此龐大的財務損失,所以只好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消費者必須付出更高的購買成本。對業者來講,他們一樣面臨蕭條的大環境。

在美國很多警察局發現,從前行竊者多有吸毒前科,但是現在大部份的偷竊行為是因為經濟環境逼迫。從犯案內容來看,食物行竊的比例最高,很多是累犯,源由是這些人面臨財務艱難。

拉羅卡指出,在「國家零售業安全調查」中,有些零售業者發現,因裁員造成的人手不足,也促使店家偷竊比率增加,因為店內一些看不見的死角,很容易產生順手牽羊。

員工順手牽羊比例也變高

除了零售業者本身,執法專家也一致認為,不僅顧客偷竊案例增加,就連員工順手牽羊的比例也變多了。霍林格指出,員工偷竊比例上升最主要原因是經濟不景氣,太多人面臨財務困難。

經濟低靡不振被認為是員工與消費者行竊增加的主因。田納西大學(University of Tennessee)Chattanooga分校胡金生(Bruce Hutchinson)教授說,經濟不景氣讓許多家庭無法準時繳錢付帳款,為求溫飽鋌而走險,造成商店行竊日增。

「國家零售業安全調查」2006年資料顯示,員工偷竊造成公司高達47%的損失。通常公司直接開除行竊員工,而非採取法律途徑,多數人要付出民事追償(civil recovery)與金錢賠償。

商家行竊犯罪集團

經濟不景氣帶動了網路廉價商品的蓬勃發展,也提供有組織的集團零售犯罪一個交易的溫床。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與全國零售聯盟估計,專業幫派行竊讓零售業每年的損失高達150億至300億美金。

有高達8成5的零售業者認為,他們已經成為犯罪集團的犧牲者。網路確實提供這些犯罪集團銷售通路,他們以低價將偷來的商品透過網路行銷至海內外。

FBI於上個月破獲一樁有組織的竊盜犯罪,他們從雜貨店或便宜零售店偷來的東西,直接上網或在跳蚤市場販售,其中包括有由默克藥廠製造的膜衣錠(Pepcid AC)抑酸劑、開瑞坦(Claritin)抗過敏藥與泰諾(Tylenol)止痛劑。

從某個角度觀之,這些商品將使健康面臨威脅。一些喜歡在網路上購買嬰兒食品的人要注意了;這些食品是否保存於安全無虞的環境?食品製造或保存日期是否真實?瓶內的食物真的如瓶罐所示?這些都是值得深思與考量的問題。

很不幸,專家認為只要經濟持續蕭條,店家行竊就不會間斷,因為迫於生活壓力,有些人終究還是會走向偷竊邪途。(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