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指台海威脅降低 馬:續購防衛性武器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6月27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 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6月25日重申,台灣會和美國維繫現有的關係,包括安全方面的合作,並且會繼續編列合理的國防預算,對外採購必要的防衛性武器,以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他還表示,台灣要做一個和平的締造者,追求台海的和平與穩定,同時讓這個區域內的國家感到放心。
  
美國國國務卿萊斯日前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指出美國雖鼓勵兩岸關係,也提醒美國和台灣也有關係,美國要見到台灣在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社會有「真正的空間」。馬英九25日在總統府接見由美國前國防部長佩裡率領的「美中戰略安全議題訪問團」時,做上述表示。
  
佩裡說,美中台三方雖然各自發展雙邊的關係,然而三邊共享許多利益,未來大家應該在這些共同利益上,進一步發展三邊關係,加強彼此合作。
  
馬英九強調,由於兩岸談判已經中斷十年之久,談判恢復的本身,比直航、觀光客更具有重要的意義,也就是說,雙方都體認到彼此雖然有不少的歧見,但也有共同利益,應該擱置爭議、求同存異,這樣才能共創雙贏。
  
副總統蕭萬長25日接見佩裡時表示,1996年前總統李登輝競選總統,他擔任競選總幹事,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的佩裡因為對台灣的友誼及了解,讓台灣度過很大的危機,知道那段歷史的台灣人都很感謝佩裡。
  
佩裡表示,已感受到台灣的改變,台灣在兩岸關係、國際空間等面臨許多困難的處境,相信新政府的團隊會讓台灣更進步,解決當前的問題。
  
自1996年以來,歷次台灣大選,中共總會以文攻武嚇的形式介入,今年也沒例外。美國參謀聯席會議主管戰略計畫與政策的副主任布瑞德洛夫25日在國會證實,中國在今年台灣3月總統大選前,在台灣對岸的中國沿海進行具作戰意味的演習,選後情勢則已冷靜下來。
  
了解情勢的軍方人士指出,兩岸當時情勢的確十分緊張,中國當時的軍事演習具有針對性,事實上已到了「子彈上膛的情況」,因此,台灣對外島的運補船都全面停開,以防意外擦槍走火,美國因而派出小鷹號、尼米茲號與林肯號三艘航母到台海附近,以監控情勢。
  
美國國防部負責亞太安全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辛恩25日在國會指出,近年來台灣海峽的軍事均勢持續向中共傾斜,實質上已增加台海地區的危險性;但在馬英九當選總統後,兩岸密切的政治互動,已使台海威脅降低,兩岸動武的可能性也大幅降低。 
  
他指出,雖然美國看到兩岸短期內有降低緊張的機會,也鼓勵兩岸掌握機會,但北京可在降低兩岸緊張上做得更多,例如在台灣的國際空間上展現彈性,或減少在台灣對岸部署的軍力威脅。但美國在這些方面幾乎未見北京有何進展。
  
辛恩也重申,中國大陸目前至少有十種不同的彈道導彈在發展或部署中,超過一千枚短程彈道導彈部署在台灣對岸,甚至還在增加部署傳統彈道導彈的新導彈基地,其中包括新的反艦彈道導彈。
  
辛恩在致詞時以及會中回答議員提問時,多次肯定台灣已經提高國防預算及通過P-3C反潛機等重要對美軍購的預算,他並強調,美國將依台灣關係法繼續提供台灣必要的防禦能力。
  
辛恩指出,美國持續看到共軍部署在台海對岸的軍事能力持續增強,美國在鼓勵北京與台灣採取正面行動以降低緊張的同時,也會密切監控是否採取進一步措施,讓台海的軍事均勢不會更傾向北京。◇(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