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樂活

揪出癌症心血管病變 健檢儀妥善運用立大功

【大紀元7月23日訊】(據中廣新聞徐韻翔報導)癌症與心血管疾病是中壯年人口最擔心的健康問題,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研究發現,人體頸動脈內膜厚度、斑塊存在與否,以及脖子血管內膜年齡百分位,將可有效預測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是否有高度鈣化和血管狹窄;而針對大腸癌健檢方面,專家認為,儘管高貴醫療檢查儀紛紛上市,還是可能有檢查盲點,反倒是基礎的腸鏡檢查,仍是早期篩檢出癌症病灶的最佳利器。

癌症與心血管疾病位居國人十大死因前一、二位,即早期發現、及時處理,就能減少重症與致命危機。由於動脈硬化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見的核心病變,而動脈硬化的進展則包括從最早期的脂肪斑,導致動脈硬化斑塊形成、最後成為腦中風和冠心症。

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發現,可以用檢測到的頸動脈內膜厚度及斑塊存在與否,來預測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是否有高度鈣化和血管狹窄,管理中心主治醫師李百卿舉例,人體血管厚度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改變,不過如果有高血壓、膽固醇以及糖尿病等風險因子,則會加速血管硬化,健檢時,可先利用頸動脈超音波檢查評估動脈硬化程度,當發現血管有老化相關問題時,再進一步接受較精密的心血管儀器檢查,循進式的篩檢,能夠減少輻射劑量過大、顯影劑過敏休克風險,又能及早偵測心血管疾病。

而針對大腸癌篩檢方面,醫師認為,儘管近年正子斷層掃瞄廣泛應用在許多腫瘤的分期與術後復發評估,針對某些癌症的高敏感性與精準度也被肯定,不過,運用在大腸癌篩檢,文獻發現針對較小以及扁平的大腸癌,診斷率較低,而針對早期的大腸癌的篩檢,大腸鏡還是最準確的利器,民眾不要輕忽定檢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