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稻米產銷新創意 開放企業認養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國內的稻米產銷出現新的平台!台灣稻農公司與PayEasy網站昨天推出「我的一畝田─企業認養方案」,預計一年內完成五十公頃的認養面積,相當於協助銷售十七點五萬公斤的白米、產值一千八百萬元,每公頃可幫農民多增加兩萬元的收入。

台灣稻農公司百分百由稻農出資成立,稻農自產自銷。該公司董事長翁良材說,過去他們種的米,不是賣給親朋好友,就是讓政府收購,最後不得已才賣給糧商,糧商靠後面的加工賺錢,至少有三成利潤。

翁良材今年1月成立稻農公司以來,從最初的二十位稻農,到現在的四十六人,分別來自花蓮、宜蘭、桃園、台中、南投、彰化、雲林等七縣市,平均年齡只有四十五歲,全部稻田面積達一千五百公頃。

稻農們自己包裝自己賣,一點五公斤的米賣一百五十元,比同級米市價便宜兩成,但少了中間盤商利潤,農民可以多賺錢。翁良材說,現在平均每個月營業額約十餘萬元,雖然數字不大,但農民比過去平均每公頃多一至兩萬元的收入,加上這次的企業認養,則可增加至少三萬元。

翁良材說,PayEasy網站日前主動聯絡,願意無償協助稻農找到企業認養。未來他們會每二十天將稻作情況用電子郵件向企業報告,並讓企業員工到契作稻田享受割稻及插秧的農村樂。

PayEasy指出,已有十家企業認養,認養以零點五公頃為一單位,每期稻作十八萬元,每單位生產量為一千七百五十公斤白米,生產稻米將做為企業的年節禮品。

種稻已經七年的劉明宏說,他在南投草屯有四公頃農地,竹科的昇陽科技認養了零點五公頃,本週六該公司的員工還要下田幫他插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