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時事

【熱點互動】與西方接軌 急起直追(1)

【大紀元8月23日訊】(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主持人: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收看《熱點互動》週二直播節目。隨著這次奧運會的主辦,北京以及中國很多大都市都要與西方世界接軌,首先最明顯的就是雙語標示已經大量的出現在日常生活當中,但是奇怪的是,有很多老外越看越糊塗,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下載收看

其次,這次奧運會的舉辦有很多外國人到中國來,那麼老中和老外之間發生了什麼樣文化上的衝擊,我們今天也要來談一談。炎黃子孫的聰明才智是一流的,但是如果要與西方世界接軌,我們還欠缺了什麼?我們應該怎麼樣做才能夠迎頭趕上?我們就利用今天一個小時的時間和各位觀眾朋友來談一談這方面的話題。

首先為各位介紹一下我們現場的兩位特別來賓,第一位是汪弘毅先生,汪先生您好。

汪弘毅:主持人好。

主持人:汪先生在廣告公司擔任推廣經理。那第二位是陳志飛先生,陳先生您好。

陳志飛:你好,觀眾朋友們好。

主持人:陳先生是我們的特約評論員,同時他也是Hunter college (亨特大學)的教授。那麼另外我們還有一位張傑連先生在線上,張先生是專欄作家,張先生您好。

張傑連:主持人好。

主持人:您好,大家好。我們今天談的這個話題是一個比較輕鬆的話題,首先我們先來看一段影片,老外到了中國來參加奧運會,談到了一些雙方文化上溝通的問題,讓我們來看一看。

(影片播放)

老外:你有英文名字嗎?

民眾A:沒有。

老外:你們都沒有?

民眾們:沒有。

老外:你有,你英文名字叫什麼?

民眾B:frog,青蛙。

老外:你為什麼取了這麼一個名字?

民眾B:當初因為我說話聲音最為大,老師御賜的。

民眾C:My English name is Dollar。

老外:那你知不知道你的英文Dollar是什麼意思呢?

民眾C:美元的意思(呵呵)。

老外:那你有英文名字嗎?

民眾D:有。

老外:叫什麼?

民眾F:Samanfar。

老外:再說一遍?

民眾D:Samanfar。

老外:怎麼拼?

民眾D:s-a-m-a-n-f-a-r。

(播放完畢)

主持人:好,我們剛剛看了一段比較輕鬆的影片,希望大家也跟我們一塊來互動。我們曉得北京以及上海等這些中國大都市,應該都已經是國際化的大都市了,但是我們剛剛看到了這些比較有意思的…當然這不一定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但是我們還是來談一下,這種情況為什麼還會存在?

像這種很明顯的錯誤,譬如說我們剛剛看到的餐廳,它顯示出的是「Translate server error」,我想那可能是利用語言翻譯機的一個problem,他沒有辦法找到他要的字,所以它一顯示「translate server error」,他就把這個錯誤訊息拿出來當他的英文字。那麼諸如此類的東西為什麼還會發生?尤其是在北京這麼樣一個地方。

陳志飛:其實我想從這些方面來看,說明中國大陸非常迫切希望與西方接軌,你看街上的路人他都會有一個英文名字,也可能有的時候是一個譯音、語誤等什麼東西,但是他表達了他的一種願望、一種desire要跟西方接軌。另外一方面,我也覺得這反映了一個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確實,中國人包括韓國人和日本人的文化跟別的西方文化差距明顯的非常大,所以很難做到文化上的完全交流,尤其是在語言方面。

我這邊舉一個例子,這些例子其實已經造成外交上很多的誤導。比如說美國國務院的譯名,美國國務院的英文叫State Department,中國大陸把它翻譯成「國務院」,中國大陸的國務院相當於台灣的行政院,所以中國人一聽到美國的國務院,他就以為國務院管轄美國的勞工部、美國的國防部、美國的能源部,像中國大陸的行政院一樣,他們會以為國務卿就是美國的總理,實際上不是。

美國的國務卿實際上只相當於中國的外交部長,當然在總統缺位的時候,或者在突發事件的情況下,美國國務卿比別的部門的領導人更有資格接替離去的美國總統,繼任美國總統,這是美國憲法規定的。但實際上他的職責只是像template rise他就是美國的face,他就是美國的外交部長,他不是中國的總理,這也證明了這種翻譯的確是非常難的。

主持人:汪先生,您是不是還曉得一些什麼樣的情況,可以跟大家說一下嗎?

汪弘毅:我倒覺得這只是一個語言上的問題,畢竟中國不是個講英文的環境,你硬要叫一些不會講英文的人去翻譯的話,在一個完全沒有英文背景的情況下,我覺得出現這種錯誤也是難免的。

像我剛剛看到「乾貨」這個簡體字,當然我們看正體字的話,它這個一聲跟四聲是有很大的差別,可是它把這個「乾」字翻譯成英文這種很不雅的字。的確,當我第一次看的時候,覺得不太可能有人會這樣做,我以為是有人搞笑,後來從正統的媒體上也發現到,原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主持人: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我想這是中共使用簡體字所造成的禍害。我們剛剛談到「乾貨」這個例子,像我自己的sister in law十幾年前到天津去,他們都是外商、他當時發現了這個就傳了一個e-mail過來,那時我還覺得這好像有人在作假,覺得不太可能,因為你翻出這種話是很明顯的錯誤,可是我們到今天還能看到。

陳志飛:你說「乾貨」是你十幾年前就看到的嗎?

主持人:對,他十幾年前就看到了,還拍了照,真的拍了照片e-mail過來,所以我對這個印象非常深刻。那我想請問一下張傑連先生,張傑連先生還在線上?

張傑連:關於這種笑話,翻譯的笑話其實在大陸是很多的,我再介紹一個例子,比如wc,中國人好像現在已成了通用語了,上廁所就是wc。

實際上在真正西方人來講的話,這wc是water closet(沖水、水箱)的縮寫,相當於非常陋俗的、很差的衛生條件。那麼真正的公共廁所現在是用「man、gentleman」「lady、woman」,用這些來代替,是很文雅的。可能他們是只知其一、知其表,不知所以然,所以就會鬧笑話。

陳志飛:也可能是因為英文體系不一樣,因為中國大陸跟台灣一樣,傳統上循蹈英國大不列顛帝國的體系,所以它所用的詞跟美國現代英語會有區別,這也是一個原因吧。

主持人:像我們常常跟英國人、美國人…比如說一樓,他們常常搞不清楚,到底你講的是一樓還是什麼?都是諸如此類的問題。

另外,我想請教張先生,剛剛談到這樣一種明顯的錯誤,以您在美國社會或台灣社會來講,這問題為什麼不能有效的糾正過來?我們知道大陸有很多官方單位,比如上海發出一些文告呀,官方的資料也犯了同樣的錯誤,而且聽說還相當的頻繁,為什麼這東西在大陸不能很快很有效的改正過來,您對這方面有什麼看法?

張傑連:這個就和體制有關係,它這體制是一種對上的,不是一種對下的服務,這種體制牽涉到官僚作風,它對上負責,下面的事情它能敷衍就敷衍,這方面可能不會做為政績來考察吧。

陳志飛:我補充一點,我也講一個故事,我有很多故事要講。我記得96年還是哪一次奧運會,中國代表團因為誤了時間沒有參加比賽,好像是摔跤還是什麼比賽,那次比賽他們是有可能拿到獎牌的。那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出在翻譯身上,翻譯沒有聽清楚時間,這在中國大陸為什麼會發生呢?

因為去奧運會不僅代表你的技術水平,也代表你的關係、你的社會活動能力有多強,有可能代表團中有哪個高官的外甥女或者什麼親戚,在什麼附中學了點英文,就把她叫去,一起去觀光,她的英文達不到這水準,所以把整個得奪金牌的機會給延誤了,這是很典型的中國特色。

主持人:各位觀眾朋友,提醒大家今天我們是熱線直播節目。北美的觀眾朋友歡迎撥打646-519-2879,中國大陸的朋友歡迎您使用Sykpe來跟我們做語言或者是文字的互動,Sykpe的號碼是Rdhd2008。我們原來還有一個中國大陸的免費電話可以用,是4007128899再撥8996008663。

那麼我們談到跟西方接軌的問題也包括奧運會,它都是很好的,除了可以展現你的技能以外,其實有很多社會性的活動,包括你跟西方有這種「互動」能力,這都表現在其中。

那我們也曉得這次有很多西方媒體和運動員進入中國大陸,最近在網上我看到很熱的一個就是所謂的「水立方,剽悍大媽」,有這麼一段,非常非常有名的人物。那我們也準備了一個片段,請觀眾朋友看一下,如果您還沒有看過的話,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中西方的一些文化上的衝擊。

(影片播放)

大媽:「就這裡嘛,你給我站這兒來嘛,就給我站這裡……」

「…………」

大媽:「碰到了,已經!」

「你是哪國人?」

「說sorry!」

澳洲記者:「sorry」

「…………」

大媽:「your name?」

(播放完畢)

主持人:我們剛才看了這段影片,如果觀眾朋友還沒有搞清楚是怎麼回事的話,我來說明一下,在鏡頭的左下角那位穿黑色衣服的,她就是所謂的「水立方,剽悍大媽」。而另一位是澳洲的記者,他們正在訪問一位運動員,這個大媽過來以後,這個記者希望大媽能夠離開他們的鏡頭不要被拍攝進去。後來這位大媽就講了,說觸碰到她身體了,她非常凶,要求他「say sorry」,那麼這個西方的記者風度很好,也說了sorry。最後,完了以後,她還回過頭來要看人家的姓名等等。

像這樣的情況,我想請問一下,你比如這個奧運會對中國來講是一個非常盛大的事情,方方面面都要求做得很好,那麼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們曉得在網路上很多老百姓也覺得怎麼可以這樣做,很丟臉!那您對這件事情有什麼看法?

陳志飛:這件事情體現在很多方面,我覺得這是非常經典的教科書一樣的例子。從正面來看,我覺得她表現了一個什麼呢?表現中國人在跟外國人打交道的時候,她要帶不同的面具。首先她是一個友好的面孔,為什麼呢?她很費力的擠到跟前要跟外國人照相,這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

我們中國人從人性來說還是挺善良的,希望和外國朋友友善相處的,但實際上碰到矛盾的時候呢,她又換另一個面具,她覺得她代表的是中國,她就想起了百年恥辱,她覺得她不能屈辱於、受制於列強的壓制,所以要你說sorry。所以現在網絡上的名語就是一個超紅的詞「Say sorry、Say sorry」。大家對此也有很多爭議,我們等會兒可以再談。

還有一點我覺得是比較有意思的現象,從這兒可以看出毛澤東說的,「中國人站起來,中國女性半邊天」,中國的發展也確實造就很多的「妻管嚴」,你看這個女的在指使她老公,鏡頭中在前面給她照相的就是她的先生,她說你照這、照那啊,你看見了沒有,非常凶的、不僅對外國人凶,她對她老公也很凶。

最後一點,我覺得是一個正面現象,雖然我們剛才談了很多由英文造成的歧異或者搞笑的一些翻譯,但實際上我看出國人好像英文水平還在長。再有最後一點,我覺得這個人,從她這個氣勢來看,好像是個官太太或者是那一類的角色,好像做事的時候是非常盛氣凌人的。她翻了翻眼,也不知道能不能看懂那名字,然後就走了,那完全是一種欺壓的行為,就是來表現她的權威,我就先說到這裡。

主持人:汪先生,您沒有沒有什麼要講的,您有什麼感覺?

汪弘毅:看了這個,我的感覺也跟剛才陳先生講的一樣,就是說中國人好像終於今天我們辦了奧運,可以揚眉吐氣了。因為中國人的確好像對西方人來說有矮了一截的感覺。今天在我們這個國土上辦奧運會了,今天我就要揚眉吐氣,我絕對不會忍這口氣,這是我的個人的直覺跟反應。

主持人:是。張傑連先生,我想請問一下,我知道汪先生是台灣長大的,我也是台灣長大的。比如我們碰到這種情況,大家可能都會覺得有外國人來的時候,我們要表現出一個泱泱大國之風,要善待這些外國朋友。那像碰到這種情況的話,您覺得她是不是會丟中國人的臉?我想聽聽看您對這個事情的看法。

張傑連:其實我看這個片子,好像還有一些話外音啊,有中國人的議論,就說這個婦人有毛病,有神經病啊。其實也就是說明了,大陸人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對她這種表現其實是不屑一顧的。

這個讓我想起來,北京為了辦這個奧運,動員大街小巷的這些老媽媽、志願者,不分男女老幼都學英文。我看到有一個場面,下面幾百號人,跟著上面的人,一個一個的在練單詞。所以我估計這個sorry 她也學會了,但是她完全不懂這個sorry 根本的含意,這個就比較令人遺憾。

主持人:所以中國政府對奧運這個事情,其實在方方面面也投注了相當多的準備,包括跟西方人如何接觸等等。

我們曉得,這一次美國布什總統也來參加了,其中就發生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因為布什本身是個球迷,他也去觀賞了很多球賽,沒想到看完球賽以後,中國領導人也開始想要效仿。您可以講一下這一段的情況?我看也是滿有意思的。

陳志飛:我覺得中共領導人,他現在是想在國際上樹立一個大國的形象,但他有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做,那他就向別人去學。就像咱們說第一次…我不曉得兩位吃西餐的經歷是怎麼樣?你們想想自己吃西餐的經歷,我要看別人餐具是怎麼擺的,看主人或看別人做了以後,我自己才會做。

但這是在自己家門口,我覺得中國領導人大可不必向別的國家學習,因為我覺得那樣對老百姓來說有點怪怪的。你如果要真實的話,你還是應該像你原來那樣,就是說你是官僚,你該怎麼表現就怎麼表現,那還顯得自然一些。否則就像第一次吃西餐,好像讓人覺得挺奇怪的。

主持人:汪先生,我知道您來美國已經有相當長時間了,20幾年了。因為您待過台灣、美國,您也到過大陸做過生意,您感覺在不同社會,在這三個地方,不管是華人或者是一個地方的總統,您覺得有什麼最大的不同?

汪弘毅:最大的不一樣啊?其實台灣從20多年前「後蔣」時代開始,比較進入民主化以後,我覺得這個總統已經不是高高在上了,所以跟美國一樣,基本上你在街坊、大街小巷裡面,平民百姓拿總統來消遣是很自然、很平常的事情,媒體也一天到晚把總統拿來開炮轟。當然很明顯的,在中國媒體上是看不到對國家元首這種批評的。

主持人:所以在中國大陸,國家元首的地位還是相當高的。

陳志飛:其實我覺得這實際的問題…在英文方面,因為今天我們牽扯到很多關於翻譯的問題,當然一翻譯的話,Chinese President ; Taiwanese President.此總統不是彼總統,你那個總統是民選的,我們這總統是內定的,我們甚至現在就可以斷定10年之內誰會當總統,是太子黨,還是怎麼提拔上來的?還是共青團的主席?

我們可以這樣斷定,因為他是從黨內慢慢提拔上來的,有一套公式可以推算,對不對?有前例可循。這有點像古代宮廷的接替,所以太子還要傳下去,怎麼傳,你可以猜。但你們在民主國家可能很難做到這一點,我想。

(待續)

(據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