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台灣白米外銷量 上半年暴增28倍

【大紀元8月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因為去年柯羅莎颱風,造成今年上半年缺糧十萬公噸,米價曾一度創新高,但上半年我國白米外銷量卻比去年同期增加二十八倍,農委會農糧署表示,這是糧商基於商業考量外銷,事實上,外銷量佔國內產量很低,而今年政府也陸續釋出十萬公噸安全存糧,並沒有因此影響糧價。

昨天白米零售價格每公斤為三十六點五三元,已是同期新高,比去年的三十二點六四元,漲幅超過一成,在今年一期作收割後,米價已自三月的三十八點七八元歷史高峰逐漸下跌。農糧署副署長游勝鋒解釋,今年公糧收購價格每公斤調高二元,才造成米價上漲,但比起稻穀價格上漲一成六,白米零售價格還算合理。

根據農委會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稻米出口六千六百三十四公噸、出口值為八百一十八萬美元(約台幣二點五億元)打破歷年紀錄,其中有六千五百公噸是銷到中東的利比亞與土耳其。

游勝鋒解釋,上半年國際主要稻米出口國埃及宣布禁止稻米出口至今年十月,澳洲也減產,加上國際糧價飆漲,可能是利比亞與土耳其轉向我國購買的原因,不過,下半年該兩國並沒有持續訂購。至於日本未出口,則是因去年風災後,稻米品質不佳,加上國內減產,要等今年一期作才會出口日本。

游勝鋒強調,我國稻米一年產量一百三十餘萬公噸,加上進口的十四萬公噸,整體市場需求約一百四十萬噸,而這次出口的六千噸白米僅佔產量不到○.五%,對市場影響不大。現階段稻米生產仍以提供國內消費市場為主,並不特別強調外銷。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