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集

肖雪慧:舉國體制是有幾許優越性

【大紀元9月2日訊】奧運結束了,央視和其他唯馬首是瞻的媒體從每天清點金牌進賬轉而「討論」起製造金牌的「舉國體制」了。「討論」打引號,因為並無真正討論的要素—— 不同觀點的自由表達和交鋒。如同在四川大地震所涉關鍵問題上給媒體拋下幾條紅線,對京奧會的議論也有紅線。不同的是,對地震拋下的紅線是在地震發生幾天之後,對京奧會則防患於未然,剛一結束(也許更早),不做批評性反思的要求就擱在那裡了。既如此,所謂討論,就只有頌揚的份了,即使「批評」,充其量也就撓點癢癢。

可在運動會那16天,每天收穫金銀銅牌的同時,一直是有質疑伴隨的。當然,僅只存在於網絡上,即使在網絡,批評、質疑也受到了一些特殊限制,比如,某個很有影響的思想學術性網站,凡這類文章,評論版都是取消了的。

質疑範圍很廣,但焦點在舉國體制上。比如,為拿金牌,從地方到全國建立很多少年體校,對孩子進行封閉式訓練。此乃舉國體制一大特色。這種做法,國家投入大隻是問題的一方面,更大的問題是其中絕大多數孩子的前途。據我對一個游泳訓練基地的觀察,那些正值小學年齡的孩子幾乎每天六點過就開始少則一個小時多則三四個小時的高強度訓練。雖然每天有文化課,但文化學習的最佳時段被用於高強度訓練,訓練下來,上文化課不打瞌睡就很不容易了。專業運動員是青春職業,即使在殘酷競爭中勝出,必要知識素養的匱缺,也使他們退役後難有像樣的再就業機會。京奧運快結束時,清華附中(附小?)一位於姓游泳教練和游泳隊一男孩接受採訪時說的一番話證實了這種猜測。小男孩說,每次訓練後很累,上課沒精神。他表示還是希望以學習為主。於教練的話說得比較直接,她指出,我國封閉式培養運動員,對於出項目成績是有效,但運動員在運動技能之外幾乎「一無所長」(這是原話),運動生涯結束後,大多前景暗淡。她呼籲應該重視受訓孩子的文化學習。她的想法很善良,然而,只要把拿金牌當國家目標,每年幾十萬體校孩子為此充當工具的命運就難以更改。

少年體校不過是金牌戰略的一步棋。總人數龐大、財政投入巨大的各層級專業運動隊也是重要一步。除此之外,還有一大批專門服務於金牌戰略的研究者和陪練…… 這些,的確非舉國體制不能做到。實際上,這種以國家高投入和運動員喪失其他謀生能力為代價的做法在多拿金牌上也確實奏效。於是,奧運結束後,主流媒體不失時機「引導輿論」了。體育總局官員、體育重點項目負責人等相關人士稱「中國體育體制既要堅持又要完善」。這個調子顯然已經把舉國體制定為好體制了,只不過需要完善而已。稱,如果改變舉國體制,結果將是災難性的——「災難性」三字嚇我一大跳。提起災難,條件反射首先會想到奪人性命、毀壞家園的風災、雪災,特別是災難被人禍無限擴大的地震,還會想到通貨膨脹,想到官權囂張製造的災難——比如,吞噬社會公共資源,奪人謀生家什、拆房掀屋、大打出手,把良善之輩逼成兇徒,等等。但體育官員說的災難性後果,是奧運會上的金牌進賬大幅下降。這太失重了。

不過,如果金牌戰略跟提高民眾體質的全民體育活動呈正相關關係——即:多拿金牌意味著國民整體體質很高,反之亦然——,金牌大幅下滑倒真說得上災難性後果。可我國現實中這對關係偏偏是,國家金牌戰略不僅於大眾體育毫無裨益,而且是負相關關係。大量資金投入到打造金牌這個最大面子工程之一上,免費的公共體育設施和場地卻少得可憐;收費場所,如果是一般收入能承受的,那也是少得很,比如成都市區一室內游泳池不得不超量容納眾多的游泳愛好者,儘管收費不菲,仍然人滿為患。一年四季每天大清晨的,剛過六點半不多一會兒就開始呈煮餃子狀。即使這樣的條件,也岌岌可危,因為游泳館地皮早已被來頭大大的亦官亦商者看中,說「拆」已經說了好幾年。拆後搬哪裡去?搬到豪華市府辦公樓一帶,那裡離市區很遠,很方便官員很不方便市民。好在,豪華市府大樓要拍賣了,且看還拆不拆,拆了後又往哪裡搬。游泳是這樣,其他大眾化體育運動的情況也大體相似。

我國有著龐大而又多層級的體育行政部門,但好像只管極少數人從事的競技運動而跟大眾無關。以我國的公共體育設施看,要是來個這方面的世界排位,不會比落在末尾的教育公正和醫療公正狀況好。所以,金牌是越拿越多了,國民體質卻下降了,尤以中小學生體質下降為甚。運動員呢?即使其中有成就者,也大多是一時的輝煌、一生的傷病。

不過,如前說,就製造金牌而言,舉國體制無疑很優越。其實,把舉國體制從製造金牌再延伸一下,還有金牌之外的別的優越性。火炬傳遞、開幕式、閉幕式都證明了這一點。

火炬全世界周遊,不惜血本武裝押運。在國內,游一個城市的花費就動輒千萬,不想去的不能不去,想去的,申請、政審,也不一定去得了——我在《奧運火炬明天來成都》中說不在組織起來的迎火炬之列的想去經過申請、政審的複雜過程後才能去,對我這一說,比我更瞭解內情的朋友連連搖頭,據他們所知:那是做給人看的,實際上申請了也不成。關於火炬傳遞,還有許多花絮。還在五月初,一些小店就接到在火炬來之前後要關閉的通知——幸虧最終傳遞路線在三環以外,這些店主免了一場災難。離火炬來成都還早得很,六月開始,學校後門一條街就處於戒嚴狀態了,停在街頭街尾和每個小路口處的警車警燈閃閃,還有荷槍實彈的特警,這成了一道特殊景觀。——這種組織力,別樣體制是沒有的。

開幕式也是充分顯示了這種體制的強項。無論是大把花錢(當然是用不著給實際出錢的人打招呼的),還是搞出達一兩萬人的超大型團體操,甚至調動武裝力量(比如說武警)參加表演,娛樂世界各國觀眾,這等做法,說別種體制不能望其項背,都還太高看了,怕是連想都不敢想。還有一點不能不提,開幕式、閉幕式上的禮儀姑娘得在整個過程中保持笑容,怎麼笑,也是規定了的:要做到露八顆牙齒。這可不是說笑話,是接受電視採訪的志願者在讚揚這些姑娘時透露的。幾個小時,一直要笑露八顆牙,真難為這些姑娘!但這也只有優越的舉國體制才辦得到啊!(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