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王瓊玲發表新書美人尖 捐版稅回饋鄉里

人氣: 2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17日電)嘉義縣梅山鄉出身的中正大學教授王瓊玲,今天在出生地發表小說處女作「美人尖」,捐出永久版稅給梅山文教基金會,並相對提撥同等款項捐給梅山愛心行善會,以回饋鄉里。

海峽兩岸知名學者王瓊玲,專研古典小說,著有「野叟曝言研究」、「清代四大才學小說」、「古典小說縱論」、「野叟曝言作者夏敬渠年譜」、「夏敬渠與野叟曝言考論」等學術專著,是兩岸第一位提出「才學小說」的學者,因此中國大陸今年7月將為她舉辦學術研討會。

在專研古典小說多年之後,王瓊玲兩年前決定將內心對鄉梓的濃烈情感,化為文字,於是開始創作「美人尖」,並在鄉土文學作家黃春明的激勵下,希望這本小說能「為時代留見證、為小人物寫悲歡、為梅仔坑畫素描」。

上午出席新書發表會的地方人士,包括梅山鄉長黃世裕、梅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沈耀宜(王瓊玲唸小學時的老師)、副董事長曾建昌、啟蒙老師高裕正、高齡88歲的母親王林金花,以及小學時教過她的教師、梅山地區多位小學校長等100多人參加。

黃世裕表示,過去他外出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提到梅山鄉的小說家張文環,讓他覺得非常驕傲,如今返鄉任教的中正大學中文系教授王瓊玲,不僅是後起之秀,更是海峽兩岸知名學者,她在逆境中成長的過程,更是令人感佩。

沈耀宜指出,王瓊玲已故的父親王清泉,是梅山地區的文壇先驅,兼具詩、書、文三長,他一生務農、行醫、執教、從公,卻兩袖清風,由於生性耿介、急公好義,因此被鄉親喻為「公道伯」。如今,「公道伯」後繼有人,女兒出新書,令人欣慰。

王瓊玲說,小說「美人尖」能夠出版,她要特別感謝88歲的母親王林金花,因為母親是一位說故事天才、敘事高手,她從母親講述的故事中,獲得很多題材;也要感謝在場的叔叔王清文,在她就讀大學時,資助學費,寒暑假還引介她到客運公司工讀,擔任車掌小姐,籌措學費。

她說,唸大學時,寒暑假擔任車掌小姐,隨車服務,雖然很辛苦,但走遍雲嘉地區的山林田野、大小村落,目睹許多風土民情、人生起落、悲歡離合,不僅開闊她的視野、深化她的感情,也為日後的小說創作奠定豐厚的基礎。

在「美人尖」這本小說裡,王瓊玲將梅山的許多地名,諸如「死囝仔溪」、「生毛樹溪」、「汗路」等寫入小說中,她同時感謝二哥父子替她的小說畫地圖,讓讀者更加認識梅山這塊土地。

王瓊玲表示,梅山是她的根,她在梅山吸收空氣、養分,喝梅山的水長大,接受梅山人的栽培,尤其記得小時候幫父親賣春聯,鄉親們鼓勵她,稱讚她的父親「公道伯」,讓她旅居在外,受到委曲時,就會聯想到鄉親們的鼓勵與提攜。

她說,學術研究,讓她安身立命;小說創作,讓她發光發熱。在從事小說創作時,讓她感到無比的快樂,為了感謝鄉親們的恩情,她要將「美人尖」這本小說的永久版稅、義賣所得,全部捐給梅山文教基金會,並提撥同等款項捐給梅山愛心行善會,以回饋鄉里。

今天的新書發表會,王瓊玲原本只準備20本書義賣,由於鄉親太熱情,最高價以2萬元賣出,出價1萬元的也有好幾位,最後她將帶來的30本新書全部義賣一空。

「美人尖」共分四篇:包括三中篇「美人尖」、「良山」、「老張們」,以及短篇「含笑」,全書約10萬字,全書跨越的時間很長,每篇都超過50年。沈耀宜表示,閱讀「美人尖」正如閱讀一本現代啟示錄,尤其在農曆年前的景氣凋零之際,更是令人深有感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