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鼠尿病肆虐 菲國近100人染病亡

標籤:

【大紀元10月17日訊】(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17日專電)凱莎娜、芭瑪雙颱襲菲大片面積淹水帶來後遺症,有超過1000人因長時間與污水接觸感染細螺旋體病,因病死亡人數截至15日已接近100人。

細螺旋體病(leptospirosis)細菌主要是透過動物尿液污染清水及土壤,進而傳染人類,潛伏期為10天左右,早期有高熱、全身酸痛、軟弱無力、結膜充血、腓腸肌壓痛、表淺淋巴結腫大等鉤體毒血症狀,中期可伴有肺出血等,菲國坊間俗稱「鼠尿病」。

凱莎娜颱風於9月26日橫掃呂宋島,8小時內帶來相當於1個月之多的雨量,首都馬尼拉與23個省暴雨成災,低窪地區水淹高達3樓,積水未退;隨後又來侵襲的芭瑪颱風,使得情況雪上加霜,也成為淹水地區細螺旋體病孕育的溫床。

災區數千萬民眾終日受困於骯髒積水,腦筋動得快的民眾以報廢冰箱、破門板當做克難小船載運民眾,但漫天叫價,部份民眾不甘被坑,寧願強行涉水出入,不料遭到細螺旋體細菌感染。

菲律賓衛生部資料顯示,呂宋島細螺旋體病例大多發生在10月的前15天之內,大部份集中於14日及15日,也就是在凱莎娜襲菲的兩週之後,根據公立醫院的數據,現有1027人臥病在床;大馬尼拉地區計有413人染病,以奎松市的122例為最多,馬尼拉市則有49例。

就整個呂宋島而言,已有89人因染上細螺旋體病而喪生,衛生部長杜克(Francisco T. Duque III)警告,大馬尼拉地區及週邊5省因積水未完全消退,有170萬名居民暴露在細螺旋體病菌的威脅之下,估計還會發生3800起病例,且死亡人數近日內還會增加。

衛生部已宣佈大馬尼拉地區3座村莊進入「爆發疫病」狀態,並撥出5000萬披索(約新台幣3450萬元/107萬美元)經費,今天開始在疫區進行宣導及施藥等防治工作。

#################
新聞小詞典:

細螺旋體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病,由於致病菌極易在污水中繁殖,洪水發生後很容易引發細螺旋體病的傳播。該病的早期癥狀包括高燒、流口水、眼睛紅腫及「茶色」尿液,如病菌入侵腎臟、肺和心臟可危及生命。

相關新聞
泥石流導致菲律賓超過160人死亡
2週連2颱 菲逾540人罹難
菲律賓社團燭光悼念颱風罹難者
伊美黛鞋博物館遭水淹  館方忙救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