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聞

飛行員打盹 航空界不能說的秘密

【大紀元10月26日訊】〔自由時報編譯張沛元/美聯社明尼亞波里斯25日電〕一九二七年,冒險家林白締造人類首度獨航飛越大西洋的紀錄時,曾在飛機上小寐;多年後,兩名美國西北航空的飛行員也「疑似」在一萬一千三百公尺高的駕駛艙內打盹。儘管美國聯邦法律嚴格禁止飛行員在飛行途中小睡片刻,但有經驗的客機駕駛表示,此舉在業界並非罕見奇聞。

西北航空兩名飛行員日前錯過預定終點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里斯,硬是多飛了兩百四十公里。兩名飛行員堅稱「飛過頭」絕非肇因於「睡過頭」。但航空安全專家不買帳,認為該班機一個多小時沒有無線電、手機與資料訊息,最可能的解釋就是飛行員打盹。

英法澳航 允許飛行員小睡片刻

此意外已足以令外界再度重視飛行員疲勞;而研究也顯示,控制得宜的小睡片刻確實能讓飛行更安全。曾任職於數家大型航空公司、擔任飛機駕駛達三十年的達比說,飛行員若真的需要打個盹,小睡片刻絕對比罔顧疲憊、在起降時硬撐來得好。

法航、英航與澳航等航空公司都允許飛行員小睡片刻,但美國受制於聯邦航空管理署(FAA )的禁令,飛行員不得打盹。代表多家美國主要航空公司與區域貨機航空公司協會的「美國空中運輸協會」,上月曾引用美國航太總署研究,再度施壓FAA允許飛行員在駕駛艙內進行有控制的小睡。NASA報告發現,飛行途中小睡片刻能大大降低飛行員全面性疲勞。但FAA仍不為所動。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