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工程

中國古代建築:屋頂的結構

屋頂是中國古代建築造型中最主要的部分,一般均呈曲線,由不同形式的梁架結構組成。重要的建築都以斗拱挑出簷口,在屋簷轉角處形成翼角起翹。

屋頂的式樣按等級次序有:廡殿式、歇山式、攢尖式、懸山式、硬山式等。此外,屋頂還有單簷和重簷之分,重簷的屋頂大於單簷的。在這些屋面中,重簷廡殿式級別最高,依次而下是重簷歇山式、重簷攢尖式、單簷廡殿式、單簷歇山式、單簷攢尖式、懸山式、硬山式等。

紫禁城中的太和殿、乾清宮、坤寧宮就是採用重簷廡殿頂;天安門、太和門就是採用重簷歇山頂,而東西六宮前殿,則是採用單簷歇山頂。

不同的建築,就需要用不同的屋頂。如平面不是長方而是圓形、三角、四方、五角、六角、八角等就會採用攢尖頂或盔頂。紫禁城花園中的亭採用攢尖頂,中和殿、交泰殿採用四角攢尖頂。佛殿、宮殿就採用廡殿頂。

自古以來中國建築都有一套非常嚴密的規制,等級非常分明。佛殿、皇宮的主殿等重要的建築是採用重簷廡殿頂,是最尊貴的形式,其次是單簷廡殿頂(如紫禁城中的英華殿),之後就是重簷歇山頂(天安門),再之後是歇山頂(東西六宮前殿),最後平民及紫禁城中低級的房屋採用懸山頂和硬山頂,等級分明。屋頂的獸是指宮殿四翼角的脊上塑著的蹲獸。獸越多級別越高,最多的有11個獸。寺廟建築上的獸多為奇數(在字數上奇數表示清白)。

不同的屋頂結構出現時間亦有先後之分,其中廡殿頂最早,約出現於先秦時期,秦漢時出現了懸山頂和類似攢尖的屋頂,但後者仍有一段短短的正脊,各坡並未真正交匯於一點, 東漢以後才產生了真正的攢尖頂和歇山頂;硬山頂出現最晚,是隨著明清時期房屋牆壁廣泛採用磚砌以後才大量採用的。

中國房屋的屋頂多種多樣,而且千變萬化。各種形式的屋頂,不但可以單蓋於房屋之上,亦可互相組合,形成一個復的結構。好像黃鶴樓和紫禁城的角樓,就是由多個單獨形式的屋頂組合而成。

參考資料:中國古建築

(本文轉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