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醫師懸壺濟世65載 正月初一不休診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淑芬苗栗13日電)出診醫師已少有聽聞,但苗栗縣公館鄉88歲醫師謝春梅,不計名利,回鄉行醫65年迄今,照常出診,「大年初一,曾救回3名白喉小患者」。他說,救人分秒必爭,正月初一也不休診。


88歲老醫師謝春梅開設的「福基診所」佇立當地65年,因謝春梅曾在大年初一救回3條小生命,此後,「福基診所」大年初一從不停診,服務求醫無門的病患。(中央社)

民國33年,謝春梅放棄大都市醫師的光環,在家鄉公館鄉福基村開設「福基診所」,默默守護地方人士健康至今65年,服務無數鄉民、貢獻地方,去年11月12日獲得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的「台灣醫療典範獎」。

談起當年草創開業,謝春梅說,「開業7、8年後,才有電力,過去,晚間看診或出診都用瓦斯燈照明」,當年附近山區交通不便,為救病患常連夜出診,有時摸黑步行2、3小時才到患者家,行跡遍及泰安、大湖、卓蘭等地,處理難產等無數疑難急症。

「從醫念頭源起於祖母因腹部劇痛而過世,就讀工職1年後,家貧沒錢繼續學業,到醫院去當醫務助理7年多,想考醫師證照從醫,對社會有些幫助」,謝春梅出身佃農之家,從小家貧,但努力進修,順利考上醫師執照,到各地大型醫院實習,24歲回鄉開業,當年是公館最年輕的醫師。

回鄉開業的初衷是受父親的感動,謝春梅說,父親是佃農雖貧苦、也沒讀過什麼書,卻告訴他,家鄉沒醫師要回鄉服務,讓他十分感動;「同儕常來電邀請到台北開業,可以做很多事」但是謝春梅認為,鄉下貧苦、醫療資源少,更需要他。

過慣了貧苦生活,謝春梅說,他最能體會「窮」的苦,「50、60年前來看病的人,半數都沒錢,但病不能拖,就用記帳的」有錢付醫藥費的就付,記帳的就有錢再付;謝春梅說,「大家都是好朋友,不要說錢,不然,當醫師就沒價值了」。

福基診所60多年來農曆正月初一從不休診!謝春梅說,開業不久遇到白喉盛行,大年初一當天,附近鄉鎮就有3名罹患白喉的小朋友發病,他遍詢公館鄉及苗栗市的醫院診所找醫治血清,才救回3名小生命,熱心救人也因而獲得鄉民信任與推崇。從此,每年的大年初一「福基診所」從不休診,因為「救人分秒必爭」,遇到病急患者,他甚至親自開車轉診。

謝春梅為行動不便或偏遠地區病患出診,超過一甲子不變,過去,他三天兩頭就出診,山區常連車子都上不了的地方就用雙腳爬上去。謝春梅說,有時要爬上2個多小時的山路;現在,醫學資源普及、交通方便了,少數病患還要求出診。謝春梅笑著說,「現在是家屬都開車子來載我出診」。

健保開辦,當年65歲的謝春梅並未加入健保診所,他說,年紀大了,能服務就服務;期間有人勸他從政,他徵詢家人未獲同意就作罷,但仍熱心鄉里建設,教育、鋪橋捐款都不缺席。他說,「做好自己的事就好」。

今年高齡88歲的小鄉醫師,每天看診量約20人,每名病患都是他的好朋友,他接生的小寶寶都已升格當阿公了,只要有病痛還是找他看診,身體硬朗的謝春梅說,「能看診多久,就看多久」。他懸壺濟世的愛心,未因歲月褪色,反而更耀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