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新阿富汗戰略 妥協產物

標籤:

【大紀元12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特稿)美國總統奧巴馬經過長達3個多月的長考,即將於1日利用訪問西點軍校的機會,宣佈他的新阿富汗戰略。這項所謂的新戰略,其實是奧巴馬政府鷹派與鴿派之間的妥協產物。

美軍阿富汗最高指揮官麥克克里斯托(StanleyMcChrystal)今年8月間向華府呈報阿富汗情勢評估報告,提出增兵1萬至8萬人的3個建議選項,並建議總統優先考慮增兵4萬的中間選項。

根據「華盛頓郵報」披露的評估報告內容,麥克克里斯托警告,如果不增兵,將可能無法贏得阿富汗戰爭。

在奧巴馬長考過程中,發生了兩件足以影響他決策的事情,一件發生在阿富汗,另一件發生在美國。

第一件事情是阿富汗舉行總統大選。這是自2001年美國入侵阿富汗推翻塔利班政權以來,阿富汗舉行的第二次總統直選。

選舉於8月20日舉行。競選連任的卡賽(HamidKarzai)原自行宣佈以54%得票率勝選,但遭對手指控作票。

聯合國支持的選舉申訴委員會調查結果,發現的確有嚴重舞弊情事,確認卡賽得票未過半數,必須於11日7日舉行第二回合選舉。但第二高票候選人、前外長阿布杜拉(Abdullah Abdullah)以對選舉公平性質疑為由宣佈退選,卡賽不戰而贏得連任。

卡賽政府的貪腐無能早已臭名遠播,選舉舞弊更驚動聯合國關切。這令人想起半世紀前,美國支持南越阮文紹貪腐政權而陷於泥淖的痛苦往事。

第二樁是11月初德州胡德堡基地(Fort Hood)發生一名申請退伍不成,又即將被派往伊拉克服役的軍醫,持搶瘋狂掃射同袍,造成13人死亡,30餘人受傷的慘案。

除了這兩起事件,五角大廈一份報告指出,2009年1月至11月中旬,美國陸軍疑似自殺案例已達140件,平去年全年紀錄。報告說,目前還不清楚自殺原因是否與士兵一再派駐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造成壓力有關。

此外,多項民調顯示,美國民眾對是否增兵阿富汗意見分歧。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1月24日公佈的民調顯示,50%美國民眾贊成增兵,49%反對;「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與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News)11月17日公佈的民調則顯示,46%贊成大量增兵,打擊蓋達組織及訓練阿富汗軍隊;45%贊成小量增兵,只負責訓練阿富汗軍隊。

CNN民調有52%認為打阿富汗戰爭不值得,45%認為值得。華盛頓郵報/ABC民調認為不值得的也是52%,表示值得的只有44%。

麥克克里斯托向奧巴馬提出增兵4萬人的要求後,奧巴馬幕僚的反應也呈現兩極。

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Mike Mullen)、中央軍區司令裴卓斯(David Petraeus)、國防部長蓋茨(Robert Gates)、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Clinton)屬於主戰鷹派,傾向贊成增兵。

反對大幅增兵的以副總統拜登(Joe Biden)為首。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瓊斯(James Jones)也認為增兵只是讓美國更陷入泥淖。

瓊斯於11月7日接受德國「明鏡週刊」專訪時,把話講得很白:「將軍總是要求更多的部隊。…但我認為不是僅僅有部隊就能解決問題」;「當然美國可以再派20萬大軍駐紮阿富汗,但他們將如同以往一樣深陷泥淖」。

國會民主黨同志也多反對大幅增兵。參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凱瑞(John Kerry)就批評麥克克里斯托要求增4萬是「走得太遠、太快」(goes too far, too fast)。

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則直言,這不是美國打得起的戰爭。

俄亥俄州聯邦眾議員庫辛尼克(Dennis Kucinich)則主張立即從阿富汗撤軍。

消息指出,奧巴馬陷於鷹派與鴿派之間的角力,可能採取折衷方案,即增派數量少於麥克克里斯托要求的兵力,但也將表明美軍退場策略。

白宮發言人吉布茲(Robert Gibbs)30日告訴記者,奧巴馬在西點軍校演講中,將不會只是宣佈增兵數字,他也將宣佈美國的退場策略。吉布茲強調,美國對阿富汗的承諾不是永無止境的。

來自五角大廈的訊息指出,奧巴馬可能宣佈增兵3萬至3萬5000人。但同時他將對作戰目標及以及阿富汗本身軍隊逐漸取代盟軍的時程,提出時間架構。

跡象顯示,奧巴馬的新阿富汗戰略,將是伊拉克戰略的翻版。也就是以增兵做為全面撤軍的前奏。

但軍方顧慮的是,阿富汗不能與伊拉克或越南相提並論,因為伊拉克和越南都沒有蓋達組織。從越南和伊拉克撤軍,只有面子問題,但從阿富汗撤軍,則涉及美國安全。美軍入侵阿富汗追打賓拉登(Osama binLaden)8年無成,芒刺未拔,對美國將是永難揮去的夢魘。

相關新聞
美增兵阿富汗 華郵:9000名士兵待命
奧巴馬向高層官員宣佈阿富汗新戰略
奧巴馬向高層官員宣佈阿富汗新戰略
華盛頓郵報:美尋求加強與巴基斯坦關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