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安全

校園霸凌與手足霸凌息息相關

【大紀元12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陳珍妮編譯報導)美國廣播公司(ABC)四月六日報導,麻州一名11歲男童因不堪每天面對同學的嘲諷、譏笑,於家中上吊結束生命。校園霸凌的問題顯然在世界各地日趨惡化,已成為家庭、學校、社會的一大隱憂。

近期刊登於《英國發展心理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的一項研究,也對霸凌現象提出報告,指稱校園霸凌與手足霸凌有密切關聯。

這項研究是由意大利梅內西尼博士(Dr. Ersilia Menesini) 與其翡冷翠大學(Universita degli Studi di Firenze) 的同事共同合作調查。此研究試圖從孩童個性、兄弟姐妹的年齡、性別與手足互動中,預知孩童成為欺凌者或被欺凌者的可能性,同時也希望找出手足欺凌與校園欺凌間的關聯。

共有195名年齡介於10至12歲的孩童參與問卷調查,所有參與者均有或大或小上下差距4歲的兄弟姐妹。問卷詢問他們在學校是否為施虐者或受虐者,以及在家中是否受兄弟姐妹欺凌、或是欺凌兄弟姐妹。

哥哥是家中霸凌者

調查發現,家有兄長的孩童是最容易受害的一群,而且男生比女生更容易欺負年幼的弟妹。由此可推知哥哥是手足霸凌中的霸凌者,其欺凌行為似為維護其「統治、權力」地位;而女生的欺凌因素與出生次序無關,主要是手足之間未能和睦相處所引起。

感情不睦為手足霸凌主因

無論男、女孩,事實上,嚴重的衝突以及欠缺同理心、寬容心是手足間欺凌的主要肇因。

家庭行為模式會帶到校園

梅內西尼博士表示,在家裏與學校兩地的欺凌與受害模式有明顯的關聯。會欺負兄弟姐妹的孩子,很可能也會欺負同儕;而在家裏如果是被欺凌的對象,在學校也可能成為受害者。

研究中無法得知哪種行為先出現,但孩子在家中若有誤差行為,而家長不加以制止的話,很可能會將此種行為帶入學校。

梅內西尼博士建議,若手足間有欺凌現象,父母親應立即介入,除了關心孩子彼此的關係外,並該試圖調解及減少嚴重的爭執、衝突,特別是家中男生排行在前,而手足間相處不睦、處於敵對的狀態。

學校與家長攜手防範霸凌

另一方面,學校老師須注意學生在家中與學校的欺凌情況,並防止其擴散。欺凌行為可能始於幼年,需要加大力度防範,制止小孩在家裏養成偏差行為,以減少學校霸凌事件的發生。

現在社會看重「錢財、名利」的偏差價值觀,導致整個教育體系以至為人父母者,只重視學科成績及專業技能,而輕忽了人格、道德精神的培養。若能多提倡老祖先的智慧結晶,講求兄友弟恭、謙遜忍讓、為他人著想等珍貴美德,那麼威脅家庭、校園安全的霸凌問題必能迎刃而解,孩子也能在健康、快樂的環境下活潑成長。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