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海漫遊

【藝術小百科】淺談「矯飾主義」

藝術史家們對用「矯飾主義」(Mannerism)這個詞做為繪畫風格的名稱有過許多爭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年)爆發前,德國藝術史家沃爾夫林(Heinrich Wolfflin)首先使用這名詞來形容十六世紀時在意大利那些無法被歸類的藝術作品。繪畫風格上,「矯飾主義」既沒有之前「文藝復興時期藝術」之古典、和諧、寫實的特質,內容晦澀,也與後來的「巴洛克藝術」的華麗對比迥異。英國的藝術史家認為:「矯飾主義」的定義與特質不易分類,對藝術的影響性也不明確。

「矯飾主義」(Mannerism)一詞有說來自於意大利文Mano(Hand,手)、也有說是源出於意大利語Maniera(Way,風格、方式)這個字。歸因於藝術家過度倣傚米開朗基羅畫中的動勢和激情而產生「象徵手工技巧的表現多於觀察和思考理念的研究,是一種藝術表現的衰敗。」從文藝復興盛期之後,一直到十九世紀都延續著有這種看法。

文藝復興盛期的古典藝術對人體精確寫實,比例、秩序和透視技法都達到巔峰,可是拉斐爾在 1520年驟然逝世;羅馬在 1527年被神聖羅馬帝國劫掠,意大利的政治、經濟一落千丈;教會權威開始崩解,遭受批判質疑。在大航海開拓、殖民、探險的時代,部分畫家開始嘗試改變畫面的結構,企圖淡化世俗、肉慾的刺激與煽惑,而強調追求靈性與內省,藝術轉向心境的沉思。傳統古典畫沉穩、典雅與肅穆的人文氣息,因「激情式的幻想」、「反自然的變形」與「反理性的掙扎」,轉變為誇張扭曲的動作姿態,刻意拉長的人體比例,投射人性的彷徨焦慮與騷動不安。結果從十七世紀開始,漸漸出現貶議詆毀的聲音,被諷稱為「矯飾主義」。



《提圖斯和維斯帕先的勝利》(Triumph of Titus and Vespasian),羅曼諾,1537年,木板、油畫,122 x 171公分,羅浮宮博物館,巴黎,法國

意大利的畫家、建築師羅曼諾﹝Giulio Romano,1499 ~ 1546年﹞,十六歲就成了拉斐爾的助手,幫忙教廷宮室的繪畫工程,並且在拉斐爾去世後,繼續完成拉斐爾的未完成的畫作。然而,原先由拉斐爾設計的梵蒂岡君士坦丁室的壁畫被作了部分變動,原設計因此遭受破壞。羅曼諾在拉斐爾其他學生的幫助下完成了工程,卻也完全背離了文藝復興崇高氣質、古典平衡的尺度。 1524年他到曼杜瓦,在 1524年到1534年間整建了得特宮,在得特宮內,他與助手一起在巨人廳畫了許多裝飾畫,《巨人的滅亡》是其中的一部分,他以視覺假像顯示出怪異的趣味,與其老師的風範大相逕庭。可知繪畫創作時,技巧和經驗、毅力與環境都是關鍵,而藝術境界的提高、人品情操及道德內涵的修為更重要。@*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