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牌記者進入奧巴馬政府惹爭議

標籤:

【大紀元2月1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申華華盛頓報導)美國主流媒體的一些大牌記者進入奧巴馬政府內擔任要職。對於他們的職業轉換,有的說是「跳槽」和「招賢納士」,無可厚非;有的則說,這是主流媒體偏袒民主黨的表現。不過,這種辯論的意義在於,各界高度關注媒體在美國政治生活中的獨立監督作用。

紐約時報說,美國主流媒體數量「超常」的一批記者,一月份起已在奧巴馬政府上班,領取聯邦政府公務人員薪水。他們中包括:副總統拜登的新任宣傳主管傑伊·卡尼。受僱前他是時代雜誌駐華盛頓記者站站長,期間他撰寫過有關總統競選的報導,其中有的文章矛頭直指奧巴馬的競爭對手麥凱恩。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首席醫學記者桑賈伊·古普塔也在記者跳槽觀察視線內。報導說,古普塔已不是純醫學科技新聞記者,因為他也涉及總統競選人的社會醫療政策。這位39歲「最具性感」的美男子電視明星,目前是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醫務總監一職的熱門人選。

貝蒂·溫菲爾德是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她說,記者改行從政歷來有之。「沒有禁令說,新聞記者不得在政府內任職,記者進入政府的情況在早期總統時就有,我們的總統們需要宣傳和交流,因此他們會僱用優秀的宣傳人才。這些宣傳人士基本上說還是記者。這種情況很平常,而且經常出現。」

媒體專家還認為,具有政治視野和抱負的記者從政,為他們從清談變為直接服務政治提供了條件;傑出媒體人進政府當差,再次表明奧巴馬具有媚力,很會「招賢納士」。

不過,眼下一些主流媒體資深記者的跳槽,還是被認為與媒體純潔性有關。紐約時報說,共和黨人長期以來一直指責美國主流媒體偏袒奧巴馬和民主黨,特別是奧巴馬競選總統期間。上述媒體人的轉行則加深了一些人對主流媒體偏袒民主黨的看法,跳槽被解讀有點像是「報恩」,或官府「招安」。

羅伯特·利克特是媒體和公共事務中心(CMPA)總裁、喬治·梅森大學新聞學教授。他說,人們對大牌記者跳槽進入政界敏感有其道理。「我認為,人們對此更加敏感的原因是,記者偏袒奧巴馬,不斷發表有利於奧巴馬報導的指責已經有一段時間。所以,當這些記者前去為奧巴馬政府做事時,人們便會一下子驚訝起來。」

不過,利克特教授說,改行和跳槽往往是雙向的。「情況總是有出有進,進進出出,並非單向。例如,美國廣播公司的大牌節目主持人喬治·斯特凡諾普洛斯,最初他是克林頓政府的要員。」

斯特凡諾普洛斯現在是美國廣播公司駐華盛頓首席記者,政治訪談節目「本星期」的主持人,他曾經是克林頓總統的政治顧問和白宮新聞發言人。特利克教授說,在政府和新聞界之間反覆跳槽的記者容易引起爭議,其職業道德的可信度將大打折扣。

他說:「老規矩是這樣的,單向跳槽可以,即可以投筆從政,或者棄政從文;而改行後,再轉回來,重操舊業,人們就要質疑了。在美國新聞界反覆走『轉門』很難,因為新聞界的公正性和客觀性非常重要。」

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的溫菲爾德教授說,從事政治新聞報導的記者,跳槽進入政界所受到的質疑似乎更加難免,因為,搞政治新聞這一行的所謂客觀和公正很難界定。

他說:「政治新聞所面臨的麻煩是,儘管千方百計宣稱,這是有關事實情況的新聞,而政治新聞並非只是客觀事實,例如總統簽署的某項法案,政治新聞不過是人們所標榜的客觀事實和觀點而已。」

媒體和公共事務中心總裁利克特說,一些記者跳槽從政可能也是出於經濟考慮,因為他們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特別是在目前媒體面臨的經濟環境下。「美國新聞界的狀況目前很困難,人們紛紛失業,新聞行業的前途未卜,人們對這個行業心存恐懼。在眼前情況下跳出新聞界從政,是非常有魅力的一種選擇。」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俄衛星相撞 史上首次衛星相撞事故
CNN:縱火者在澳洲引爆新山林大火
台灣小姐魅力協助2010人口普查
前台駐大阪官員:希望看到更多演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