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集

肖雪慧:公信力匱缺之尷尬

【大紀元2月22日訊】1.多美茲奶粉風波

近日有傳言說一些長期食用多美茲奶粉的嬰幼兒患腎結石。有了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人們談結石而色變,家長們更不敢掉以輕心,於是開始了新的一輪被折騰。許多家長不得不耗費時間、精力和金錢帶孩子上醫院檢查。有關部門頻頻表態,將迅速組織檢驗。兩三天前四川公共頻道報導,經國家質檢部門檢驗,多美茲奶粉不含三聚氰胺。然而,三鹿奶粉出事前,質檢部門不也說它質量過硬?中央電視台不也作過專題宣傳,說三鹿奶粉經過了1100道嚴格檢驗?殷鑑不遠,如今不管什麼機構的結論,都沒法使家長放心,個個非得通過比超、驗血結果來告訴自己,孩子有沒有吃出問題。所以,結論出來之前各醫院兒科爆滿,結論出來之後,照樣爆滿。

同樣的尷尬,到處發生——只要跟權力沾上邊。

2.「躲貓貓」

「躲貓貓」是公信力極度匱乏的特殊國情源源不斷衍生的典故中最新一個。李健壯青年死於看守所內「躲貓貓」遊戲造成的「顱骨重度損傷」——警方這一結論過於挑戰眾人想像力,難怪人們不相信。於是「躲貓貓」一詞不脛而走。這個新詞包含的徹底不信任、嘲笑、憤懣、無奈,瞎子也看得出。出事的雲南方面迅速組織了網民調查團。平心而論,比起一味遮著捂著、比起完全由官方給結論,這好歹是一種進步。可現在的情勢是,官方一插手,要想取信於人,就難了。這個網民調查團也難免被懷疑是官方找來配合上演一場雙簧的,儘管他們可能很無辜。

別告訴我這是民粹主義表現!民間傳說中那個三次鬧著玩喊狼來了的孩子最後不得不自食惡果,這該叫什麼主義呢?近半個多世紀以來,國人見識的謊言可不比那孩子只是鬧著玩的!人們見識的是習慣性、體制性造假和謊言,是為著掩蓋真相、愚化人的心智而製造的。這種現實之下,除非腦袋已經給弄得壞掉了,才會人家怎麼說自己怎麼信。

3.審計長「欣慰」報告

奶粉疑似有毒、獄中死了人,對官方說法,人們不相信。日前,國家審計署審計長在新聞發佈會上「非常欣慰地」報告「一個真實情況」。結果也一樣,既沒有令聽者「欣慰」,也不會令聽者對「真實」放心。

19日,就全社會關注的4萬億救市資金的使用,國家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在新聞發佈會上說他要「非常欣慰地向各位朋友報告一個真實情況」:從去年11月到現在的審計結果來看,各級各部門在「保增長、保發展、保民生」上行動迅速,措施得力,注重效率,強化監管。4萬億投資未發現重大違法違規和浪費問題。

4萬億的資金絕大部分流向大工程而不是民生,這個方向就令人疑惑。稍有常識者都明白,我國目前的經濟形勢下,最迫切的是要提高民眾消費信心和保就業。保就業,必須護持中小民營企業,因為是這些企業吸納了我國80%以上就業人口;提高消費信心,必須採取實質性措施改變國富民窮格局,當務之急則是一方面使民眾的口袋不要太癟,另一方面要消除後顧之憂。

但無論對中小企業,還是解決民眾口袋太癟,外加不堪承受的醫療、養老、子女教育三座大山,都有些口惠而實不至,即使有措施,也像征意義遠大於實質意義—— 四萬憶中,投向農村和據稱用於逐步建立全民醫療保險的,僅分別佔1%。完全不像對在吸納就業人口上作用相當有限的大工程,說出手就出手,而且出手大方、闊綽。這樣的資金流向本身,儘管不該由劉審計長負責,可卻使他說的「保增長、保發展、保民生」在誠信度上就先天不足。而大工程往往伴著大腐敗,多年來,已經有無數事實擺在人們眼前。現在審計長一句「未發現違法違規和浪費」,人們能信?莫說投給大工程的錢,就連賑災款、重建款都敢胡花亂用——災民還在棚裡過冬,縣府已經用上號稱「陸地巡洋艦」的豪華越野車,還有什麼錢不敢動?

除非權力在陽光下運作,接受全社會的監督;除非信息公開,每個公民可隨時查詢,否則,官家一說「真實」,人們就忍不住要笑。@(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