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人生新希望 勞心母親盼子女知識脫貧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31日電)開拓知識之窗系列1─父母篇

國中學歷的春珠靠清潔工收入維持一家生活,但她體認「知識脫貧」重要性,決定投入所有心力,建立正確求職的人生觀,讓子女在求學道路中培養專業技能,為社會貢獻更多力量。

靠勞力打掃兼跑腿賺取一家5口的生活費,吃飯、租屋、繳學費等,樣樣花費都靠春珠的雙手;所幸她天生樂觀、堅毅,再苦也要讓子女求學,讓下一代擺脫靠勞力賺錢的辛苦。 

春珠的故事,展現出台灣人堅毅發展不服輸的堅韌個性;她10年前與先生離婚,帶著4名子女搬離與公婆同住3坪大的房子。她說,完全靠著一股不能倒的毅力,認真做好清潔工的工作,賺取一家人活口的生活費。

10年過去了,春珠的長女去年考上了台灣大學土木研究所,次女也如願唸了藝術學院,現在她繼續為兩個唸高中的兒子籌措學費,辛苦的討生活。

一家接一家的清潔工作,一天10個小時的打掃,春珠的手肘、腳關節貼滿了藥布;不過,她從來怨懟、沒有叫苦,反而樂觀的看待未來,尤其如願看到孩子唸大學、考上研究所,去年也擁有自有住宅,她快樂得說「很幸福」。

春珠是飽受婚姻暴力才決定離婚。離家時,身上的錢連支付一個月新台幣5,500元公寓房租都有困難,為了維持一家開銷,只有國中學歷的春珠透過家扶中心接下了清潔工的工作,到處為人清掃、洗衣、拖地、整理庭院等,有時也協助買菜、煮飯,只要是能賺錢的都扛了下來。

因為識字不多,只能靠勞工賺錢;春珠深諳知識是脫貧的捷徑,所以,她鼓勵自己認真工作、子女認真讀書。她挨家挨戶的打掃,每天有超過10個小時都在刷洗、跑腿,為家庭的開銷及孩子的求學儲蓄。

她說,攢下最大的一筆財富是新台幣21萬6,000元,如願的為考上研究所的女兒添購電腦及支付女兒唸研究所的房租費。

手肘、膝蓋貼滿藥布,春珠當然也有疲勞及筋骨酸痛的時候。她表示,沒有好的學經歷,靠勞力賺錢當然比較辛苦,所以努力要栽培子女求學脫貧,自己也不斷的充實工作技能。春珠利用工作機會學習照顧庭園花卉、維持草皮常青、衣服洗得潔白不泛黃及如何擦亮玻璃與汽車打腊等。

春珠說,單靠體力做清潔工,賺得錢很有限,所以照顧庭園、跑腿送貨等全方位的服務,只要能換取酬勞,她都來者不拒;長期以來已與雇主建立了互信基礎,無形中也拓展了服務領域。

多年下來,春珠有了積蓄,她用2萬5000元頭期款買下市府興建的山明國宅,一家人去年底搬進國宅;擁有自己的房子,5口人不必再瑟縮於一個房間或是共用一間衛浴。春珠指出,孩子對房子很滿意,尤其家人可以共享兩間衛浴,他們都很惜福、知足。

天生樂觀的春珠,不曾因為獨立扶養4個子女而叫苦。她說,10年來,不斷的告訴自己「不能倒、不能垮」,如果倒了、垮了,孩子唸大學、脫貧的計畫都將成為泡影,所以她不斷的往前衝、拼了命的做。

雖然生活仍苦,不過,春珠一家人生活還算過得去。有感於家扶中心的關懷與送暖,春珠也開始投入社區服務,抽空收集下架的麵包逐一分送給社福團體,傳播溫暖、傳播愛,她因此結交了不少朋友,無形中拓展了不少人際關係。

春珠說,「要做牛、不必怕沒田可釐」。她拿出一大本記錄幾日、幾時到那裡清潔、打掃庭園、擦玻璃的記事本;即使雙手浮腫,但她仍笑盈盈地說,「打拼是應該的」,沒有專業的技能,讓孩子接受高等教育之餘體認職場專業能力的重要,也能為美好人生鋪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