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華裔父母更多參與校區活動

標籤: ,

(大紀元記者世桑新澤西報導)2009年2月28日星期六上午,位於新州北部城鎮李文斯頓(Livingston)的中學MPS禮堂裡,社區青少年教育機構HCHY(Health Community and Health Youth,Inc.)同週末中文學校—華夏李文斯頓中文分校(HXLCS)合作,舉辦以「聯繫社區各個渠道—建立家庭和學校正面關係」為主題的諮詢活動,吸引了百多位鎮上及其附近城鎮的中文學校家長參與。

  這次活動在社區青少年教育機構HCHY(Health Community and Health Youth,Inc.)成員代表(也是鎮高中華裔護士)吳寶珠(Mrs.Tseng),校區顧問負責人Julia Mazzarella和華夏李文斯頓中文分校家長會PTA多個成員等多方主動聯絡之下,促成了這個Reach Out計劃的實施,讓眾多家長獲益,大家希望今後再舉辦一些類似的活動。

  諮詢活動開始,先由馬泳介紹舉辦目的,郝玉主持介紹各位講員,然後以家長提問和講員回答的方式進行。講員主要有:中學HMS校長Pat Boland,高中心理諮詢顧問Kim Buxenbaum,高中學生顧問Harry Dietrich,學區學監Brad Draeger,高中副校長Peter Hughes,校區顧問負責人Julia Mazzarella。中文學校前校長黃加武,中文學校家長會代表Susan Sun作陪。

  其中針對大家是中國大陸第一代移民美國華裔和都有子女在校區的狀況,諮詢活動涉及到以下幾個相關的問題要點:關於家長如何參與學校,共同努力提高學校教學成就。小學階段,家長要參與家長會(PTA)的活動,建立師生與家庭聯繫,這是幫助孩子獨立的基本需求,也是家長適應(adopt)文化傳統的需要;中學和高中階段,家長和老師都需要共同幫助學生,讓孩子自己要求獨立時期能夠健康成長。有開放意識的家長,有經驗的老師和職業教育顧問的主動配合,將會對提高勤奮認真的學生成就,對校區建設和社區發展以及人才培養大有好處。

  特別是,亞裔家庭特點是學生學校裡成績好,學習努力,操守認真,父母知識水平高,家庭支持教育等。但是社區活動中參與面孔少(如家長會PTA,校區選舉財政投票,義工幫忙等),與學校教學聯繫不多,甚至還經常有家長反映有問題時不知道找誰等現狀。這些都需要亞裔家長多多改進,這是美國公民責任,社區居民義務,校區建設需要,多元族裔反映,孩子效仿的榜樣。

  根據亞裔學生的特點,家長需要配合做出一些努力。美國社會鼓勵自信和發展全面的人才教育方式(與中國人口眾多狀況的教育方式不同),需要第一代移民家庭父母瞭解,學習和適應美國環境的文化傳統,促進孩子向健康正常的人格方向發展。每個學生是獨立的個人,有性格有特點有脾氣,青少年成長中的問題(例如鼓勵擴展和積極參加社交活動帶來的問題),不論族裔或者環境,多少會給家長帶來一些擔心和憂慮以及弊病,如果有家庭父母及其文化傳統的支持配合,樂觀對待孩子幫助他們愉快生活,特別是瞭解參與和正確運用學校教育體系,社區各個團體,組織和個人等環境資源,那將會得到更多的幫助。

  另外,歡迎充分利用校區科學設置和運轉有效的顧問教師團隊。校區在小學,中學和高中都有相關人員,甚至還有職業人員(如心理諮詢和大學填報以及職業培養趨向等顧問),他們會對不同學生有不同的幫助辦法。家長與教師和學生的聯繫渠道隨時開放著,家長不斷跟進孩子學校需求,利用正常往來相通的渠道,如利用電話,電郵,約談等辦法,反映自己的擔心,憂慮和建議,關心和參與以及奉獻到校區建設中來。

  當天活動結束時,講員們還對家長李春燕捐出9本關於華裔移民美國的歷史以及他們對美國社會的貢獻等書目表示感謝,說這可以幫助大家加深對亞裔家庭及其文化傳統的理解,為大家提供更多參考,促進學習鑽研之用。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張羽良:歷史絕不會站在中共這一邊
貴州三歲男孩識文斷字 無師自通
2009年海外傑出青年台灣文化研習營
譚艾珍 施易男帶你感受《回家》的心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