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

小三通安檢真空 槍毒來去自如

【大紀元4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邱俊福、吳正庭/金門報導〕馬政府上台後,兩岸關係愈來愈熱,進出小三通的客流日增,人潮洶湧,可是安檢關卡缺乏整體規劃、軟硬體設備嚴重不足,比如看得到的X光掃描機常故障,現行人工安檢因進出人多,只能「抽檢」等,使許多從中國進入台灣國境者成為安檢漏網之魚,甚至有海關人員自我解嘲:「我們是用察言觀色來杜絕不法。」

為了解海關的國境安全維護情況,本報記者上週四下午實地走訪金門小三通檢查區,記者先到僅十多坪的出境登船證查驗台區,後面還有兩道金屬探測門與一具X光掃描機,沒幾步路便走到證照查驗區以及等候登船的區域。

拆金屬探測門 改人工安檢

整個動線相當短,一旦進入上百人,光在登船證查驗台就會擠成一團,很難想像這是進出中國地區最頻繁的港口。

檢視入境的檢疫局測量身體體溫區到證照查驗區,整個路程與出境僅簡單以紅線隔開,入境的一具X光掃描機忙碌地一一檢視隨身物品,原本的金屬探測門已被拆除,變成五名海巡人員持金屬探測器安檢。

但記者發現,若是金屬探測門,尚可讓旅客直接迅速通過,現今安檢改為人工方式,不僅增加海巡人員負擔與浪費人力,且反而製造更多的安檢漏洞,因為入境人潮稍多時,安檢點就會不順暢,使用金屬探測器的執法人員在避免擁擠的壓力下,只能對一部分人「抽測」,未「抽」到者就一路進入我國境。



小三通的客流日增,人潮洶湧,可是安檢關卡漏洞多,原本的金屬探測門已被拆除,變成五名海巡人員持金屬探測器安檢。//自由時報


小三通安檢關卡漏洞多,檢視入境的檢疫局測量身體體溫區到證照查驗區,與出境僅以紅線區隔。//自由時報

人多時採抽測 安檢漏洞大

一名海巡基層人員抱怨,上個月江浙團發生推擠,縣府等單位歸咎於金屬探測門,堅持要求拆除,海巡部門只好配合拆除。但他說,會發生推擠,除了地方太小,動線不良,不少中國旅客不排隊,喜歡插隊也是原因之一,他們很早就反映要人貨分離,重新規劃動線,迄無下文。

中國客不排隊 場面難控制

基層人員說,出、入境僅各靠一台X光掃描機,當爆出大流量時,機器往往不堪負荷,輸送帶頻頻當機,每次當機只能利用晚間時間五、六個小時修復,過去有一次故障,一維修就是三天,這三天的安檢作法是「只能期待旅客都是『好人』」。

若無線報鎖定 查毒碰運氣

台灣與中國廈門的小三通管道,兩、三個小時就可快速通關,一名緝毒工作人員說,對於夾藏毒品進出關者,查察非常困難,若無線報鎖定對象查辦,幾乎就只有「碰運氣」了。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