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消息

美國擬放寬銀行認損標準 證期局:不跟進

【大紀元4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3日電)針對美國擬同意銀行採取較寬鬆會計準則,賦予銀行在處理不良資產時,能有更大彈性權限,在財報中不必立即認列損失。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期局對此表示,台灣不會跟進。

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日前通過一項會計準則,放寬「公平價值」原則,讓公司擁有相當裁量權,自行決定資產減損的適用狀況。

證期局表示,台灣採行國際會計準則的精神,訂定會計準則,未來更將全面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目前並未計劃跟進美國作法,因此,不會放寬銀行業處理不良資產的財報編製。

證期局指出,依美國此次研擬放寬銀行業處理不良資產做法,只要銀行持有的不良資產非風險性資產,且有意願、能力收回成本,即可在編製財務報告時,暫時不必認列損失。

因此,依美國研擬實施的新會計準則,銀行持有的不良資產,經評價後即便有損失,仍可放在「股東權益」項目,不必在「損益表」認列。

在美國此次研擬實施的新的會計原則下,銀行若持有不良資產為即將倒閉公司的債權,因對方極難履行債務,故仍須在當期財報中立即認列損失。

但證期局強調,台灣採行國際會計準則精神,訂定相關財務會計準則公報,銀行持有資產若有減損跡象,即應進行評價,經評價後若認為有損失,即應在「損益表」中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