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金門見聞:台灣積極履行排雷承諾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5月2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申華金門報導)台灣立法院七年內清除外島全線地雷的立法正在實施,體現了台灣對聯合國排雷行動的積極支持。不過,金門當地軍民表示,排雷並非意味著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駐台灣的100多名外國媒體記者最近應行政院新聞局邀請來到金門, 實地觀察軍方的一次排雷作業,三枚地雷被現場摧毀。

“所有人員注意,現在實施第一波引爆,開始倒計時,五,四,三,二,一,點火!”

排雷現場位於金門島北部洋山灣海灘,附近的小島馬山距中國大陸的角嶼只有1.8公里。兩岸軍事對峙年代的歷次戰役中,對岸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炮兵向金門發射了數百萬發炮彈,1958年8月23日炮戰的44天內,金門中彈47萬餘發。金門反登陸的關鍵區域也在這裡,至今沙灘上依然保留著阻止艦船登陸的密集金屬樁,海灘制高點築有地堡。

*十餘年安全排雷近萬枚*

金門軍方說,排雷行動是國防部支持國際反雷行動的組成部份。立法院2006年6月14號通過立法,要求2013年前完成金門等外島全線雷區的清除作業。對於台灣的積極態度,設在加拿大的非政府組織–地雷觀察(Landmine Monitor)說,儘管台灣身受目前國際地位的限制,不能參加聯合國國際禁雷公約,但是政府多次表示,支持全面禁止以殺傷對方人員為目的的地雷。

軍方新聞稿說,排雷大隊1996年4月1號成立以來排雷9392枚,清除雷區17處。不過,剩下的任務還很艱鉅,金門地區原有雷區154處,布設各種地雷7萬3325枚,而且地雷中還混有其他爆炸物。戰地排雷指揮官說:“這些炮彈都是排雷手在雷區發現並且排除出來的,有各種形式的迫擊炮彈、榴彈、槍榴彈、以及手榴彈。這些歷次戰爭留下來的未爆炸彈,增加了排雷作業的困難度,也增加了排雷手作業時的危險性。”

軍方說,他們的排雷作業符合國際地雷行動標準(IMAS),迄今無一名操作人員傷亡。2006年前,台灣軍方沒有系統的排雷能力,為此他們請來具有實踐經驗的柬埔寨排雷教官執教;參訓人員要想取得排雷訓練中心的證書,除完成四星期排雷認證訓練課外,還要在雷區通過256小時的實際操作考核。通過嚴格的訓練,軍方已培養出排雷手80名,其中35人獲得排雷領導資格。

軍方說,目前的排雷計劃還與“兩岸情勢緩和”以及“配合地方建設發展”有關。黃慶靈少將是金門防衛指揮部政戰主任,他對美國之音說:“金門是一個具有戰地、風土、文物、生態的良好旅遊勝地。由於我們這邊有40幾年來的軍事建設,生態維護得很好,有非常豐富的鳥類和動植資源,經過排雷以後,我們的很多地方將交給縣政府,用於植樹之用。金門是值得參觀,懷舊的地方,不僅可以用於觀光休閒,而且還可以讓老百姓有一個更加安全的環境。”

*多種措施保證排雷後金門安全*

戰爭曾給金門帶來蕭條,但是也為這裡幸運地保存了完整的海岸自然生態以及活生生的軍事旅遊資源。島上的巨型巖洞“擎天廳”是當年的戰時總指揮部, 山洞完全是用炸藥和簡單機械開鑿而成,蔣介石題寫的“擎天廳”三個大字醒目鐫刻在洞內頂部的顯要部位。洞內展品,從所陳列的雙方炮彈到巖洞開挖的故事,都引起國際媒體極大興趣。

不過有記者問,今後如何保衛這座島嶼?金門防衛指揮官陸小榮中將用英語和中文多次回答了國際媒體關注的這個問題:“雷區排除之後,我們有好幾種措施。第一個,如果是植樹,樹木長大後會是一個反登陸的障礙;其次,我們有機動部署障礙的能力,我們有機動障礙的鐵絲網和機動部署障礙的車輛。”

不過,有外國記者問,是否希望中國大陸方面也採取類似的裁軍行動,陸小榮中將直率地說。他說:“這個問題我無法回答你,因為它超過我的『權限』;個人來說,希望兩岸和平。”

參觀包括金門一家知名企業-“金合利鋼刀廠”,該廠的原料是留在金門土地上的炮彈殼,老師傅當場把炮彈殼切割成小片、投入爐中冶煉後,再用電錘鍛造成各式民用刀具,現場詮釋甚麼叫“鑄劍為犁  ”,化干戈為玉帛。(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