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人物

出口四句聯仔的媒人婆 邱賢珉

內山姑娘要出嫁

在一次記者會中,出現了一支浩浩蕩蕩的迎親隊伍:由大鼻子、穿吊帶短褲、小丑造型的「放炮舅」領進場,隨後是舉著昭告世人的「娶某」、「迎親」牌;一身花衣裳的「媒人婆」扭捏作態的四處招呼著;一頂4人抬的大紅轎子裡面「走著」瞎了一隻眼的醜「新娘」,轎子旁邊跟著瘸了一條腿的憨「新郎」;12人抬著6個裝著迎親禮的木盛,隊伍和著充滿歡樂活力的「內山姑娘要出嫁」歌聲,嘿咻!嘿咻的繞場一周。原來是詼諧搞笑版的「內山姑娘要出嫁」,精采的的演技,詼諧逗趣的內容,讓觀眾笑得合不攏嘴!

尤其是出口「四句聯仔」,說起話來如行雲流水的「媒人婆」,更是整齣喜鬧劇的靈魂人物,把一個嬉鬧人間,聰明又詼諧的草根性「媒人婆」活靈活現的呈現在觀眾面前,教人拍案叫絕!

標竿文南社區

各方面屢次得獎的台南市文南社區在理事長陳清泉領導下,民國97年底被內政部警政署評選為「標竿社區」。「內山姑娘要出嫁」就是文南社區發展協會所發展出來的民俗育樂活動,曾代表台南市參加「97年度全國社區民俗育樂活動觀摩會」,獲得觀眾熱烈的迴響。

反串「媒人婆」的邱賢是陳清泉的好朋友,雖然住在喜樹,自從陳清泉當了文南里里長後,熱心公益的他經常義不容辭的鼎力相挺。



邱賢珉 受聘反串媒人婆,正式以傳統古禮迎娶新娘上轎。(文南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農家子弟開心果

50出頭的邱賢生珉 長在台南縣麻豆鎮,農村裡插秧、播種、拾番薯、剝甘蔗皮,以及「一家烤肉,萬家香」人情豐厚的婚喪喜慶,都是他成長過程中既溫馨又深刻的記憶。

從小邱賢珉 就是同學心目中的開心果,就讀曾文高中時,雖然成績優異一表人才,卻仍然喜歡表演和搞笑,學澎澎廖峻、演相聲。雖然處在繁忙緊張的升學壓力下,只要有邱賢在,全班就有輕鬆愉快的笑聲,給人們製造快樂,似乎是他天賦的本能。

迎新娘的運將

軍中退役後,邱賢珉 做文具外務工作,婚後,因為妻子做成衣,所以開了一家成衣工廠為國內品牌作代工,而他仍負責跑外務。

民國7、80年的成衣業蓬勃發展,經濟寬裕的邱賢出入以進口車代步。當時很多人結婚時喜歡借用進口車,風風光光的迎娶新娘,古道熱腸的邱賢總是歡歡喜喜的充當「運將」。

然而,看多了現代化的婚嫁,即使場再面隆重盛大,賓客再冠蓋雲集,邱賢珉 卻總覺得越來越缺少人文內涵,彷彿參與喜宴的人們只會一句「恭喜!」然後就是吃吃喝喝而已。人生最重要的慶典,徒剩下形式走過場!他不禁懷念起小時候在農村看到的婚禮:媒人婆熱忱周到的打點和滿滿祝福的吉祥話,洋溢著濃濃的人情味。



邱賢受聘反串媒人婆,正式以傳統古禮迎娶新娘岀轎。(文南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在媒人婆的吉祥話中,新人拜別女方祖先。(文南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鑽研四句聯仔

為了找回古早的人情味,10年前,邱賢珉 開始向鄉下的老人家請教一些婚嫁的吉祥話,或到舊書店尋寶,自己研究。他用心揣摩傳統婚禮過程中的每一個情境和每一首「四句聯仔」的內涵。

所謂的「四句聯仔」是以河洛話唸讀兩句以上,押相同韻腳或偶數句有相同韻腳的文辭。像諺語、童謠、歌仔戲、布袋戲、婚喪喜慶或祝壽等都有。在台灣和結婚有關的「四句聯仔」和俗語特別多,從作媒、提親、結婚到呷茶,都有含警惕、祝福或安慰意味的「四句聯仔」或俗諺。

從拜別父母、蓋頭紗、上轎、啟程、灑緣粉、出轎、過火、過戶碇、入廳堂、拜堂、入洞房、結婚酒、喝新娘茶,到歸寧、正式洗手作羹湯,都有不同的四句聯來提醒或祝福新人。

漸漸的,在正式的婚禮當中,到場幫忙的邱賢珉 會適時的說一些吉祥的「四句聯仔」,讓人聽了滿心歡喜。除了參考古人留下的「四句聯仔」或俗諺,邱賢還會因地制宜的加入地方色彩,創造出新的「四句聯仔」。譬如到了茄定,他就說:「茄定是好所在,魚翅、烏魚子是通人知。」

成立傳統迎親隊

民國90年,在陳清泉的主導下,文南社區發展協會招兵買馬,成立了一支自娛娛人的迎親團隊,「內山姑娘要出嫁」以詼諧戲謔的方式,讓觀眾重溫傳統古典婚禮的人文內涵。

全身都是搞笑細胞的靈魂人物邱賢珉 ,不但一舉手一投足,媒人婆韻味十足,念起「四句聯仔」抑揚頓挫,順得不得了,連珠砲都不用喘一口氣,教人看了又好笑又佩服!邱賢說,看到很多觀眾專注眼神和現場歡樂的氣氛,常常會觸動他的靈感,加入更多的新點子。

原來只是輕鬆的民俗育樂活動,後來在里辦公室舉辦了一次正式的古典婚禮,沒想到,真的有人請他們老遠跑到台中去迎親。於是,陳清泉很鄭重的按照古禮,吉祥尺寸,訂做了道具,編制了人員,整團應聘到仁德、歸仁、高雄、屏東等地迎親辦喜事,給地方帶來熱門話題。

散播快樂結善緣

一頂中長度的褐色捲髮,髮上別著一朵盛開的大紅花;濃妝豔抹的臉上,一顆豆大的黑痣;阿諛的笑靨,姚嬌得很俗氣,也很討喜逗趣。邱賢扮演過上百場的媒人婆,他的賢內助總是隨侍在側,充當他的化妝師,還幫他縫製一套大紅鳳仙裝。

他說,剛開始妻子很不能適應,午夜夢迴,覺得怎會嫁給這種丈夫?而他第一次扮媒婆時,照著鏡子,不男不女的,心想:怎麼會這樣?但是,看到觀眾期待的眼神,整個會場靜靜的看他們表演,又覺得很有成就感。「帶給大家快樂,是結善緣,也是做功德。」他笑著說。就是這樣的信念,支持他「勇敢做我自己」,扮演散播快樂的丑角。

不只是「內山姑娘要出嫁」,現在,他們還繼續編創了台語歌曲「為著10萬元」、「男性的復仇」和街頭賣膏藥的「金光ㄅ一ㄤˋㄅ一ㄤˋ丸」等富有鄉土味的劇情。邱賢說,他最想做的是到社區去服務,表演給老人看,打魯麵給老人吃,把快樂帶給他們。◇(http://www.dajiyuan.com)